第118章 道玄指点十天君(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亮光如同狂风骤雨,迎头而至,亡魂归来之势日愈明显。

    时光流转,姜子牙渐陷迷茫,心中欲求明晰,却无处可寻。

    七盏促魄灯的强烈光晕仿佛于他心中燃起一抹狐疑之色,令其思绪混乱,更觉艰难。一切的符号,一切的迹象,皆扭曲纠缠,似乎在暗示着某种不安的命运。

    姚天君凝视着土台上的艹人,暗自称道:“事已至此,姜子牙若不自明,终将重入我手,得之之前,吾必天命所归!”

    他于心间暗许,一个个法印随之而来,不断注入于阵中,蓄积着无法阻挡的能量。

    过七八日,姚天君于落魂阵中,果然将姜子牙之魂魄拜吊至一魂二魄。

    姜子牙在相府之内,心烦意躁,进退不宁,浑身不爽;整日不知军情,慵懒懈怠,常常沉睡。

    无论高层军将,虽皆才智过人,却对其行为疑惑重重,众纷纷猜测缘由。

    此时,众将与门徒雅聚相府,齐议之言,心中皆不解。

    有人猜疑其心思不定,发觉一切如梦,唯有冷静观察

    ;而有人则对其如常沉默,一时间安静无言。

    相府之中,彼此意见纷纭,难以共识。

    又过十四五日,姚天君潜心不懈,果然将姜子牙之精魂气魄,拜吊至二魂四魄。

    姜子牙此时已完全困倦,复不时憨睡,鼻息如雷,似乎自无所觉。

    睡梦之间,其心思如游丝般飘渺,彻底被困在那无尽的梦境之中。

    此时,黄天化、杨戬与众大弟子坐而论道,商议当下情势。

    黄天化一言道:“方今兵临城下,阵摆已久,师叔全不以军情为重,竟自沉溺于梦境,此中必有缘故。”

    他目光沉思,观察着四周的一切。

    众人心有戚戚,皆面面相觑,似乎都隐约感受到姜子牙所遭遇的异样。

    杨戬长叹一声,面露忧虑,直言道:“据愚下观丞相所为,恁般颠倒,连日如醉梦之间。此情此景,似如有暗算之意。

    若非然者,丞相学道昆仑,能知五行之术,善察阴阳之机。

    安有如此昏迷,置大事若不理?其中必有说话,不可不察!”

    众弟子听罢杨戬之言,纷纷点头,心中忧虑更深。

    正在此时,霎时间,广成子借土遁之法,快速离开昆仑,行至西岐,直至相府前。

    杨戬在庭外恰巧遇见,立刻奔上前去,恭敬拜倒在地,口称:

    “师伯今日驾临,想是为师叔而来。”

    广成子微微一笑,温和应道:“然也。快为通报!”

    随即,杨戬快速入内,向武王报信。

    武王听闻,心中大喜,亲自出迎,二人相见,情意映照于半空之中。

    至银安殿,恭恭敬敬对武王打个稽首,武王却以师礼相待,恭敬地请他上坐。

    广成子正色言道:“贫道此来,特为子牙下山。如今子牙死在那里?”

    武王与众将士面面相觑,心中惶惑,随即引广成子进入内榻。

    见姜子牙合目不言,仰面卧于床,广成子摆出一副沉稳之态,微微安慰:

    “贤王不必悲啼,毋得惊慌,只今他魂魄还体,自然无事。”

    他的言语犹如和风细雨,灌注于王的心田。

    随即,广成子同武王复至殿上,明言请问道:“道长,相父不绝,还是用何药饵?”

    面对此情此景,武王的面色凝重,言辞恳切。

    广成子轻轻摆手道:“不必用药,自有妙用。”其声清晰,似一股游走于心间的清泉,令人安心。

    杨戬在旁,心中隐忧,揣测事情的真相,急问:“几时救得?”

    广成子一笑:“只消至三更时,子牙自然回生。”

    此言一出,众人心中大喜,仿佛看见了希望的曙光。

    夜幕降临,阴云密布

    不觉至晚,时光飞逝,已至三更。

    杨戬又来请教,广成子整理衣袍,起身出城,步履轻盈。

    然则,当他来到十阵之域,顿感异样,四周黑气迷天,阴云密布,悲风飒飒,冷雾飘飘,仿佛冥府之境,令人心悸不已。

    周围无数鬼哭神嚎,声声入耳,竟无底止。

    广成子见此险恶之阵,眉头微皱,随即冷静决策,手指前方。

    足下赫然显现出两朵白莲花,宛如通天之根本,洁白无瑕,坚韧如磐。

    广成子将麻鞋踏定于莲花之上,轻轻腾起,飘浮在空中,目光扫视四方,思索着将要施展之法。

    广成子在空中轻轻盘坐,心中默念咒语,灵气自周身凝聚,形成一股无形的护盾,护佑自身。

    他双目渐渐凝聚,神情凝重,耳畔似乎听见了阵中扭曲的声音,隐隐有姜子牙的呻吟,心中更觉急迫。

    伴随他的咒语,如同波动的水面,阵中的黑气随之波荡,渐渐出现变化。

    广成子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待吾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