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崇祯登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整个华夏,多少人死于非命;

    那个时代,一个王朝建立到消亡,连十年时间都没有。”

    ”难道,这就是王爷您想要的结局。“

    朱樉看着叶向高轻笑一声说道:

    “那倒不是,大明的海军舰队和边军保留了最为完整的建制;

    还有海南岛这个基地,依然拥有镇压天下的力量。”

    “黎民百姓为了活命,扫灭贪官墨吏、世家大族、黑心商人这三座高山;

    朝廷不会出手。”

    “大战一起,田地荒芜;

    大明的土地能养活两千万人就算不错了,到时候这大明的一万万子民谁能活下来;

    既要看天意,也要看人为。”

    “天意使然,我们暂且不提;

    但是这些年趴在大明朝身上,喝血的老家伙们,家里银子和粮食堆成山的人。”

    “肯定会第一批被灭族。”

    百官听到朱樉的话,连忙跪地磕头道:

    “王爷,大明朝不能就这么走向末路啊,求您救救大明朝吧。”

    朱樉叹息一声说道:

    “那就需要未来的君臣一体,治国理政,勤政爱民;

    愿意与百姓共度难关,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

    “好了!”

    “今日除了这事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新皇登基的事情。”

    “按照大明朝的规矩,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皇位本当由皇长子朱由校继任,奈何最近发生的事情太过离谱;

    皇帝遭遇刺杀,皇长子朱由校又不喜欢皇帝之位。”

    “他要求让皇次子朱由检继位,自己做个闲散王爷,全家前往海南岛。”

    “如果在太平时期,本王自然不会违背皇明祖训,让他提这些条件。”

    “奈何,大明王朝遇到了大明开国的时候,都没有遇到的灾难;

    这个时候强行推他上位,于国于民都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本王计划让皇次子朱由检继任皇帝位;

    如今皇帝殡天,朝堂混乱,为家国计,朱由检无需走礼部流程,诸位大人朝拜新君。”

    文武百官齐齐向朱由检叩拜。

    就这样,大明朝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登上了皇帝位。

    转眼间五年过去,朱由检在太监总管魏忠贤的配合下,朝廷风气略有好转;

    然而,面对缺少粮食的状况,谁也没有办法解决。

    每年由大明水师舰队,运回来的足够六百万人吃喝的粮食;

    只能安顿京城方圆五百里的百姓,更远的地方,朝廷已经无力赈灾。

    如今江南地区多少还好一点,虽然也饿肚子;

    但是地方官,还没有报饿死人的消息。

    北方的几个行省,在就已经饿殍遍地,赤地千里了;

    旱灾、蝗灾全部爆发。

    山西巡抚报上来的消息,去岁冬季至少饿死了十多万人。

    灾民攻破了半数的府城。

    把那些富户和世家灭族,找到了不少粮食,才度过了去年这个冬天。

    “但是,吕梁府到现在都是饿殍遍地,这个地区临近京畿地区;

    要是一直存在这个动乱之源,也太危险了。”

    朱由检听到太监总管魏忠贤的汇报,苦笑一声说道:

    “五年前,朕登基的时候,老祖宗留有王命;

    大明的军队不得镇压百姓,地方上爆发这么大的事情,已经是大型灾民暴动了吧。”

    “他们的头目是谁?”

    一旁的魏忠贤听到朱由检的话,连忙说道:

    “启禀皇爷,这股灾民确是诞生了一个头领,名字叫高迎祥;

    他带着灾民攻破了三个府城。”

    朱由检听到这里,脸色颇为难看,叹息一声说道:

    “他们已经由灾民变成暴民,下一步恐怕就会变成叛军,最后这股风就会席卷天下。”

    “他们是一柄双刃剑,既能斩灭贪官污吏和不法世家;

    也会动摇大明王朝的根基。”

    “不知道,老祖宗为什么会用这种玉石俱焚的办法。”

    魏忠贤连忙躬身说道:

    “皇爷,那位老王爷长存世间,为了此刻已经布局六十年;

    岂会和那些狗东西玉石俱焚。”

    “老奴认为,大明在十多年前就完成了布局,整个王朝的精华;

    如,各种技艺高超的匠人、真正为国为民的大儒。”

    “还有大明水师舰队,皇族之中比较有出息的族人等;

    他们早就在海南岛了。”

    “有大明水师舰队和王爷的三万禁卫军,大明置身事外的力量,比百万大军更加强大;

    并且,大明水师舰队每年可是把足够四百万人食用的粮食,送到海南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