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沈家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闻晴才到了平京。

    平京工业大学在平京西郊,她转了两道车,才从火车站到了学校,这时距开学还有10天,学校还没有开始报到。

    校园门卫告诉她现在不到报到时间,这样她就不能住进学校宿舍,闻晴只好自己找地方等待开学。

    她的行李大都在空间,在外面的只有一个大背包,闻晴沿着学校外的大路边走边看,学校东面有一个新华书店,她进去买了份平京地图,发现着名的旧货市场离学校并不远。

    她先找到一个招待所,拿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订了一个房间。元宵节刚过,住店的人不多,这个四人间只有她一个人。

    闻晴问了招待所的大妈附近哪里有洗澡堂,大妈热情地说:“姑娘,你出门向东走50米,再向南走100米就有一个洗澡堂,每天下午3点开门。”

    闻晴谢了她,抬头看着大堂的挂钟,上面显示已经是2点过了,进了屋里,清理了行李,把被褥、衣服、脸盆拿出来放在屋里,最后拿着换洗衣服、洗漱用品走出了招待所。

    体验了京城的澡堂,闻晴晾干头发,吃过晚饭,她就早早地睡了。

    这一路下来,她都绷紧精神,现在总算可以放心休息。

    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她起身后发现又有人住进她这个房间。

    是两个女人,一个约40岁,一个20岁左右,年长的女人穿着长款呢大衣,年青的女人穿着红底蓝花的棉衣,两人举止文雅,一看就是城里人。

    两人是母女,女儿见闻晴穿着粗布补丁棉衣,面露不屑,而母亲则若无其事地与闻晴寒暄,两人目不斜视地走出了房间。

    闻晴与大堂的大妈打了招呼,“卢大娘,我房间来了两个人,是从哪里来的?”

    这时节住招待所要有介绍信,很容易了解客人资料。

    果然,卢大妈说:“是从江南省来的,是探亲。”

    “哦,谢谢大娘。”闻晴不管这两个人,自行找了饭店吃饭。

    下午没事,闻晴打算到处走走,听人介绍,平京是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学校所在的西城区应该属于西贵范畴。

    闻晴拿着地图,往东城的沈家园方向去了。

    沈家园旧货市场是平京城最大的二手物品交易场所,有估衣铺、典当行、信托商店,闻晴这会儿去沈家园已经不算早,但只有几家国营商店开着。

    闻晴走进一家叫德永的商店,对门的墙上贴着“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的横幅,玻璃柜里放了些旧的钟表,玉器、照相机,靠墙的架子上放着各种旧衣服,有薄的、厚的,还有棉被、毯子、瓷器、木箱等东西。

    商店里没有多少人,闻晴咨询了店里的售货员,原来这些东西是受人委托卖出的,东西虽是旧东西,但大家收入不高,这里的东西又不要票,所以还是有人来买东西的。

    闻晴看了柜台里的东西,指着一个女表,“这只表可以拿出来看看吗?”

    女售货员打开柜台把女表拿出来,摆在玻璃台面上。

    闻晴拿起仔细看了起来,这是一块梅花表,表面玻璃由于年生已久有些发黄,表带上有一些划痕,总的来说是保存得很好的。

    闻晴:“这表能正常走动吗?时间准不准?”

    女售货员叫过一个戴着眼镜的老师傅,老师傅拿起手表,轻轻转动发条,放到自己耳边听了听,看着指针“塔塔”走着,“这块表可以使用,上发条时轻一点。”

    “多少钱?”

    老师傅推推鼻尖上的眼镜,“这块表全新时要240元,现在寄卖只要80元。”

    闻晴说:“您能帮忙清洗一下吗?”

    老师傅看了她一眼,说:“可以,清洗费5元。”

    “好的。”

    老师傅把表拿到一边,拿出工具,把表盖打开,用药水轻轻檫洗表盘、表盖,又把后盖打开,用汽油清洗了机芯表面,最后用白色的毛巾擦干装好,递给闻晴。

    闻晴看着他的动作如行云流水,非常熟练,不觉得赞赏。

    拿到手上,只见这块表差不多已经光洁如新,连表带表盘上的划痕都不太显眼,感激地说:“师傅,谢谢您。”递了85元给他,老师傅转手递给了女售货员。

    闻晴当即带上手表,对两人说:“再见。”走出了商店。

    商店里的东西如果细细挑选,还能找出不少好东西,闻晴也不急于一时。

    她一连几天都在平京城里逛,早出晚归,还要找机会去空间里把新一季的庄稼种下去,也没注意那母女二人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她还想买房,现在她手上有11万元,足以买一个四合院。

    周末,闻晴早上4点钟就背了个大包出门,她要去赶“鬼市”。

    沈家园平时是没有个人交易的,只有周末的“鬼市”是持续了上百年的传统,虽然最严格的那几年停了一段时间,但是缺衣少食的时候,总有人不得不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