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履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纪明安找来与长夏粮食公司签订合同的四个农场的负责人,把依法执行合同的必要性讲了,强调讲诚信,纪明安念叨完毕,四个负责人不吭声,纪明安点名道:“老黄,你说说为什么不卖粮食给人家?”

    叫老黄的是中年男人是11农场的副场长,说道:“纪处长,不是我不卖粮食给他们,主要是我们的种子是买的人家的,如果不卖粮食给他们,种子的钱就要多付50%,加上肥料、农药,我们就赔本了。”

    其他三个人也纷纷附和,纪明安说:“这么说,你们宁愿毁约,也不卖粮食了?”

    几个人没吭声,纪明安威胁道:“这样的话就只能按照合同约定,你们赔违约金。”

    苏晴站起来说:“各位场长,不是我们非要大家赔违约金,只是如果不照着合同来,随便哪个人都可以违约,那么这个合同就没有必要签。

    今年是粮食价高,你们违约,如果哪一年,粮食价格下降,收购方违约,那你们怎么办?”

    农场负责人里一个姓马的场长说:“纪处长,你知道咱们农民辛苦一年不容易,这个违约金一给,咱们农场里的人吃什么?”

    李中华、陶勇在定违约金时,是按照收购总价的5%来定的,他们一个合同的收购总价大约是50万元,5%就是2.5万元,虽然不至于付不起,但是谁愿意给呢?

    其他三个人也沉默不语,明显是不愿意给的。

    苏晴道:“几位领导,我这里有一个方案,如果你们给我们合同约定的一半粮食,我们就算执行了合同,也不找你们要违约金,大家觉得怎么样?”

    四个人侧头商量,老马说:“苏总,收购价每公斤要加2分钱,主要是种子的成本比较高,实际上就是加2分钱,我们也要赔钱。”

    纪明安看着李中华,点点头,李中华说道:“看在咱们合作多年的情分和纪处长得面子上,加就加吧,这样,我们马上派车到农场拉粮食,现场结算。”

    苏晴下来打听到,与他们争抢粮食的公司就是漂亮国和山鹰国合资的雄鹰公司,这个公司进入华国没多久,华国总部就设在东北,一方面给农场提供粮种,另一方面也卖农药、化肥、农机给农场。

    开始的时候,农场只买了一部分粮种,所以对长夏粮食公司的影响还不是很大,现在农场的大部分粮种都要从雄鹰公司买进,所以不得不减少给长夏粮食公司的供货。

    第二天,苏晴与收购粮食的车队一起去了第11农场,农场已经用上漂亮国的收割机,他们一行人去到农场的仓库,称出了自己的那份,装上了车。

    苏晴貌似不经意地问:“你们仓库里这么多粮食,存久了会不会受潮?”

    管装卸的农工回答:“我们这几天还要收割粮食,等粮食收完晾干,过几天雄鹰公司的人就要过来拉粮食,也放不了多久。”

    苏晴又问道:“你们用外国公司的粮食种子可以增产多少?”

    “至少增产10%到15%。”

    也就是一亩地大约增产80斤到120斤,一个农场有1000亩地,可以增加8万斤以上,不是小数。

    又听见那人说:“就是每年都要向他们买种子,用自己留的种,第二年产量就会下降。”

    苏晴点头,这就是那些粮食公司的招数,逼得农场不得不从他们那里买种子,她跟着车队回到分公司。

    四个农场的情况都差不多,东北分公司的收购量完不成,周宇十分烦恼,苏晴让他去了解哪些农场没有使用雄鹰公司的种子?特别是五常地区有没有使用外国公司的种子?

    周宇连忙去调查,苏晴白天去农场收购粮食,又去自由市场查看粮价。

    东北农场也实行了承土地包产到户,一般家庭农场的面积都不大,只有100亩左右,从市场上粮食的种类,苏晴可以判断哪些是外国粮种,哪些是华国粮种,发现大部分家庭农场还是多用华国粮种,虽然也使用了农机,但他们的耕种方法还比较老式,而且华国粮食品种比外国粮食颗粒稍小,去皮去糠后得到的纯粮稍少,所以价格反而便宜一点。

    苏晴讲了价,将这些粮食全部包圆,价格虽然比国家统购价贵几分钱,但是收购成本并没有增加多少,这样勉强解决了加工厂的原材料问题。

    回到分公司,周宇回来报告,目前与雄鹰公司合作的主要是几个大农场,合作的品种是水稻、玉米、大豆、小麦这几种主粮,油菜、高粱、花生还是用自家留种的。

    佳木斯这里60%大农场都购买了雄鹰公司的种子,其他地方的农场用得比较少,他们自己在五常的农场依然用自己的粮种。

    苏晴对李中华说道:“看雄鹰公司的样子,保不准明年他们会扩大种子的销售,到时候收购粮食就更难了。”

    “怎么办呢?他们不能把所有的粮食都买下吧?”

    当然不可能,所以苏晴的意见是效仿雄鹰公司的做法,推广自己的粮食种子。

    他们与平京农业大学合作两年,有苏晴在空间里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