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水调歌头》(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闻徐惠来了,四方台上大儒也纷纷张望起来。

    尤其是徐惠所在书院的院长,心中更是要激动的两眼泪流。

    若是徐惠真的出手,那便是挽大厦于将倾。

    茶楼中,李承乾已经写完,将写好的递给徐惠,即便几人从头看到尾,早已经看完,可是此时,看到完整诗篇后,依旧忍不住惊呼出声。

    这声音自然吸引不少人注意,当看过去之后,一眼便认出了徐惠。

    顿时整个茶楼都要沸腾了。

    徐惠万万没想到,自己已经戴了面纱,怎么还会这么快将自己认出来?

    她急忙将写好的诗篇交给自己的姐妹,让她们帮忙转交给评审。

    李承乾看着狂热的众人,说道:“咱们也走吧,现在若是不走的话,等会儿怕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徐惠歉意的看向李承乾:“公子,真的对不起……”

    她知道,若不是自己身份暴露,也就不会增添这些烦恼了。

    李承乾却是刮了刮徐惠的琼鼻:“傻丫头,好端端的道什么歉,当罚,就罚你今晚自己动!”

    几人早早开溜,趁着众人没有围拢过来,便已经离开了这里。

    而那位拿着李承乾写好诗词的才女,却是走上四方台,将写好的诗篇递交了上去。

    几位大儒知道这是徐惠所作之后,神色十分严肃,心中也是无比期待。

    当诗篇展开之后,他们聚拢在一起,眼睛死死盯着纸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又是一首词!

    就是不知比之《青玉案——元夕》如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所有人,仿佛集体石化般,看完之后,久久没有说话。

    此时,他们心中的震惊,已经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良久之后。

    “传世之作,又是一篇传世之作!”

    “谢灵运曾说过,天下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他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现如今,我要说,天下之才,曹子建独得八斗,他谢灵运一斗,而徐惠姑娘,得两斗,我们所有人,倒欠天下一斗才对!”

    众人已经无法点评,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没有资格。

    台下众人见到几位大儒,神色激动,便又知道徐惠定然写出了绝世佳作。

    可是离得近人,听到那几位大儒的话之后,神色却是充满了质疑。

    他们倒不是质疑徐惠的才情。

    而是对几位大儒如此夸赞,表示质疑。

    传世之作,普通人能写出一篇,便已经是祖坟冒青烟,天上文曲星下凡来了。

    这徐惠当初一首《青玉案——元夕》便已经惊为天人,如今便又能写出一首传世之作?

    这实在是让人很难相信。

    “刘老,快快将诗词命人抄写悬挂吧,我等都已经等不及了。”

    “就是,我们等的花儿都要谢了。”

    “搞快点,搞快点!”

    ……

    听到台下的催促声,这刘老的眼神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

    有生之年,能够亲眼见证传世之作的诞生,何其有幸,多欣赏一会儿,怎么了?

    此时,徐惠所在书院的院长已经激动的泪流满面了。

    徐惠,简直就是他们书院的救世主!

    若不是她及时出现,今夜书院,定会声名扫地!

    万幸!

    负责抄录的书童,将抄写好的诗作,悬挂在了四方台上的长柱之上。

    众人的眼神齐刷刷的向上看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整个四方台的广场上,鸦雀无声。

    此时,他们终于知道几位大儒会那么激动。

    这首词,当之无愧的传世之作!

    “徐惠姑娘,不愧是我长安城第一才女,如此才情,已傲立山之巅!”

    “若非亲眼所见,我是万万不会相信,竟然真的有人可以将诗作写到这种地步!”

    “今夜,果然是来对了,有幸见证又一传世之作的诞生,真是与有荣焉!”

    ……

    当《水调歌头》出现的刹那,四方台上所有的诗作便都黯然失色。

    一名才子兴冲冲的拿着自己刚刚创作完的《飞雪》,准备交到评审面前时,看到了这首《水调歌头》,看了一遍后,顿时停住了脚步,又低头看了眼自己写的。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珠玉在前,这又怎能拿得出手?

    说罢,他叹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