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双方辩论,哑口无言的朱元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叶天策拍案而起,如此强硬的态度,哪怕是太子朱标都是愣了一下。

    “既然你说官员的俸禄合理,那本老板今天还真要和你辩论一下,绝对要说的你哑口无言。”

    “老黄你说九品官员的俸禄足够一家五口生活,算上官员本身和其结发妻子,又要颐养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这已经有五口人了。”

    “若是膝下儿女双全,那这名官员岂不是要饿着?”

    叶天策忍不住质问道。

    对于此话,朱元璋也有定论,“哼,咱说够一家五口人吃食,只是往小了说的,哪怕是一家六口人,也足够花销。”

    “哪好,就按你说的,朝廷所发放的粮米足够一家六口的吃喝。”

    “可据我所知,绝大多数时候,由于朝廷运转的一些问题,所下发下来的俸禄,很多都由大明宝钞替代。”叶天策又提到了有关于大明宝钞的事情。

    还没等叶天策说完,朱元璋就摆了摆手,“宝钞的事情,当今陛下已经解决,以后也不会出现贬值的现象。”

    “本老板话还没有说完,除了用大明宝钞替代之外,本来应该下发下来的粮食,还被朝廷转换为了西域胡椒等调味品。”

    “这些东西价格不菲,很多官员明明不需要,偏偏将粮米换成了这些调味品。”

    “这些东西是能吃饱还是能喝饱?”

    随着这些事情在叶天策的嘴中说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怀疑叶天策是不是做过官,连这种东西都知道。

    而朱元璋的面色却是微不可察的变了一下。

    如同叶天策所说。

    有些时候,朝廷钱粮运转不济,就会用一些别的东西来替代一下。

    而这些东西,绝大多数都是官员不需要的。

    但却被朝廷强制用俸禄替代。

    “饶是如此,把这些西域胡椒之类的东西去外面贩卖,也能够度日了,”朱元璋继续嘴硬。

    “呵呵。”

    “这话老黄你自己信吗,首先平民百姓用不着这些东西,那些商人知道这些事情也只会压价。”

    “根本没办法等额兑换成朝廷所规定的钱粮。”

    “而且官员从事商贾之事,被朝廷知道,可是要罢官夺爵的!”

    叶天策冷笑一声,他也是熟读大明史的存在。

    由于朱元璋的太祖祖训在那里放着。

    导致后世的皇帝,明知道官员俸禄有问题,却不敢任意增加官员的俸禄。

    只能用增设官位的方式,或者让一名官员兼任2到3个甚至更多的官职,来增加本身的俸禄。

    这也就说明了,大明初期俸禄低之事,哪怕是大明后面的一些皇帝都是承认的。

    “咱们先前说的只是九品的官员,但在九品之上,朝廷所发放的俸禄依次增加,最多也就是苦一苦九品的官员了………”

    而在此时,朱元璋明显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但毕竟是大明朝的皇帝,知错改错不认错。

    再者说了咱这个皇帝都是苦着过来的。

    一些底层的官吏,苦一苦又能怎样?比得上咱当年造反时候苦吗?

    “呵呵,老黄啊,老黄,说你目光狭隘果真如此,你当年肯定也是从农民过来的,小民思想实在是太固执了!”叶天策冷笑一声,和老黄说这些东西实在是太过于操心劳累了。

    其实太子朱标也知道俸禄过低的事情,不少的官员私下里都去东宫反映过,但每次向父皇提起之时,都会被严厉的训斥一通。

    甚至那些个来反映俸禄的官员,也都被朱元璋罢官夺爵。

    更有甚者,直接被流放云南与毒虫瘴气为伴。

    而现在见到叶先生居然如此硬刚朱元璋。

    朱标还是希望叶先生能把朱元璋说服的。

    毕竟祖训有一条就是后世子孙不得改。

    谁也不想当一个违逆祖宗的皇帝。

    “你什么意思?咱怎么就小农思想了?”朱元璋皱着眉头。

    “咱们先前所说,是基于九品官员的俸禄上,而刚才的结果,已经证明了朝廷俸禄对于九品官员是非常不合理的。”

    “这还只是说到了官员的吃喝方面。”

    “若是官员家中出了变故,比如说这名官员的父母生病,而朝廷所发放的俸禄只够日常吃喝拉撒。”

    “若老黄你是这名官员,你是选择放任父母的病情不管不顾,还是宁可饿着妻子孩子,也要为父母治病?”

    叶天策的一番灵魂询问,也让朱元璋深深的思考起来。

    不光是朱元璋,太子朱标也思考了一会儿,这才回答道:“百善孝为先,如果是我的话,宁可饿着妻子孩子,也要先为父母治病。”

    此言一出,朱元璋和马皇后立刻投来了欣慰的目光。

    这孩子果然是没白养。

    “小黄,你说这话,你妻子孩子知道吗?”

    “诚然,百善孝为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