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三个月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天,接收了设备,收拾好临时厂房,将设备安装好工人进驻后,便开始了ak47步枪的生产。

    工厂开工后,方济安也松了口气。

    用ak47取代98k步枪,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完成了从单发步枪到半自动步枪到自动步枪的过渡。

    时间一天天过去,库存的ak47步枪越来越多。

    一晃便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

    这三个月,方济安完成了三个团98k步枪的换装。奉林的新军也初见成效,虽还算不得非常精悍,但也可堪一用了。

    方济安准备将部队整编,由警卫一团、二团、三团,组建成警卫一师。

    警卫一师,由方国轩任师长,方天明任副师长,参谋长谢元,一团长方卫安,二团长方卫国,三团长方卫家。

    奉林的新军整编为第一师,师长李忠武,副师长江宣奇,参谋长杨平昌,一团长赵章、二团长王铭、三团长薛和。

    长洹的新军整编为第二师,师长张维,副师长孙玉华,参谋长俞辉,一团长张胜,二团长刘昌义、三团长彭云光。

    果然长洹的新军有一万五千人,方济安将原来张维的一千五百人调给了第一师。

    整编后,警卫一师有九千一百人,第一师有一万三千五百人,第二师有一万五千人。

    部队全部换装ak47步枪,并配制冲锋枪、通用机枪,原来的轻机枪全部取缔。

    这三个月时间,方济安兑换了三万套军服,100辆卡车,100部电台,1000部电话,1000桶柴油,100万颗手雷,手雷生产设备、材料。

    六千支大新十一式步枪,30万发子弹。冲锋枪一千两百支,子弹三百万发。

    通用机枪600支,子弹六十万发,75口径山炮12门,炮弹三千枚,105口径山炮12门,炮弹三千枚。

    75口径野战炮12门,炮弹三千枚,105榴弹炮12门,炮弹三千枚。

    一共花去积分。

    三个师的火炮配制分别是:

    警卫一师:75口径山炮6门,105山炮6门,75口径野战炮6门,105榴弹炮5门。

    第一师、第二师:75口径山炮8门,105山炮5门,75口径野战炮6门,105榴弹炮4门。

    本来只打算卖给朱曜襄一月一千支大新十一式的,但有了ak47后,方济安大手一挥,一个月卖了两千支外加六十万发子弹。

    一共卖了78万银元,看着挺多,实际上给部队发完军饷后,就剩不下多少了。

    此时,方济安已经到了兴县,同时驻守兴县的,还有警卫一师,第一师,以及第二师。

    第一师的第三团驻守奉林市,第二师的第三团驻守长洹市。

    所以,两个师到前线的部队,各自只有两个步兵团,加上各自的炮团、机枪营、警卫营、侦察营、后勤处等直属部队。

    会议室内,各师级主官都坐在会议室,一脸期待的看向方济安。

    方济安则看向陶郁浓道:“郁浓,说说马晋岑、朱曜襄的情报吧。”

    “马晋岑麾下张胜武、韩志福、马晋伟三个师被消灭后,便只剩下四个师。”陶郁浓站起身道。

    “分别是曹丙申、柳名功、郑治藩、王绒部。”

    “之后,又招募了两个师的部队。但因为马晋岑增加赋税,盘剥过甚,新军闹哗变,逃了不少人落草为寇的。”

    “后来又强抓壮丁,补足了两个师的部队,每个师有近万人。但马晋岑部队的武器,还是朱曜襄卖了不少给他,才解了燃眉之急。”

    “朱曜襄?”方济安眼睛眯了眯。

    陶郁浓神色阴沉道:“他从司令您这儿买的六千支步枪,卖了一半给马晋岑,每支步枪的卖价是150银元。”

    “无妨,赚钱嘛,人家有门路,也不能不让人家赚钱不是。”方济安摆了摆手。

    自己卖武器给朱曜襄,本来就为了赚钱,难道还要求朱曜襄不准卖武器不成?

    陶郁浓继续介绍道:“朱曜襄战前有八个团,近两万人,战后只剩下四个团,近八千人。”

    “虽朱曜襄极力招兵,因为庆山的战乱,让他只招募不到四千人。”

    这样说来,马晋岑拥有六个师,六万人的部队。朱曜襄一个师,一万二千人。

    “张贵林是什么情况?”方济安问道。

    自己虽只有三万人,但面对朱马联军七万人并没什么压力,不说自己的火炮优势,就说ak47以及冲锋枪、通用机枪的火力优势,完全能抹平人数上的差距。

    陶郁浓脸色古怪道:“经过调查得知,张贵林的儿子与九姨太有染。”

    “被张贵林发现后,他儿子逃跑的时候慌忙开枪,将张贵林击伤,之前朱曜襄、马晋岑大战的时候,张贵林一直在养伤。”

    听到这个消息,不仅方济安,在座的军官都憋着笑意。

    方济安扫视众人,轻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