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二殷归心共商大计(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面面相觑。“何为历史的发展规律?”二人不解地问道。

    “尧、舜、禹时期,帝王之位以能者居之,王位以禅让的形式每一代都能传到能者的手中。而自夏以后,这王位便以一家一姓为主。倘若遇到了开明的君主,人民自然能得以轻赋税、薄徭役,安居乐业。但若是遇到朝歌城里的那位,人民便只能忍受,或者爆发。这种王位的传承要持续此后的两三千年。并且每隔几百年,天下的王姓便要更迭一次,其原因便是上一个王姓已经变得足够的腐败足够的无能,民众只能暴起而推翻他。要想改变这种局面,目前我也没有好的办法。此时我只想在此处筑一座比朝歌还要大还要坚固的城,能容下十万人口的城,将周边所有村落的村民都迁入城中。以后不论什么样的敌人,我们都能抵抗得住,不论是鬼方抢粮马队,还是商王的军队,或者西方周国的军队,来者都能被轻易地粉碎。让黑石村民,红石村民,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代代不被人奴役不被人欺侮。这里面自然有你有我,还有我们的子孙。我说的,不知道你二人能否理解。”姜林将自己的心中所想和盘托出,只望二人能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

    “首领所图果然与众不同。虽然我二人也一时吃不透,但如果真能保得你我三人以及子孙后代不被人欺侮,想来便是一件幸事。你说吧,怎么做?”红石洪和红石郊二人对视一眼,赶忙表态道。

    “不久的将来,在这处,汾水东侧,我规划了一座城。一座非常大的城,总之非常大。不过目前,我们还没有那么多的人力来筑城。目前最迫切的是先改造我们的工具。之前村里有会探矿的村民在此处的东面,发现了孔雀石铜矿和锡矿……”

    “首领可是想冶炼青铜?”不待姜林说完,一直很少开口说话的红石郊说道。

    “是啊,目前只是发现了矿石,但怎么冶炼青铜,还需要慢慢地钻研,这些我们都不会,哎。”姜林有些气馁地说道。

    “红石扩会。母亲未嫁人的时候,舅父家就是以冶炼青铜为家业的。扩从小就在青铜工坊做工,青铜器的制造没有比他更熟悉的了。之前在红石村落怕暴露身份,便一直将此事隐瞒了起来。”红石郊说道。

    “什么?”姜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啊。”

    “太好了二位兄弟,此事可真是愁死我了。本来想等到发现矿藏之后再慢慢摸索,没想到上天竟然派来了这么好的帮手。”姜林兴奋地说道。

    “对了,红石村落是否有人会别的特殊的技能?需要统计一下看看对我们的发展是否有用。”

    “还有,你二人应当会书写和算术,对吧?”姜林突然想起这件事,朝二人问道。

    “是的,我二人自幼便有专门负责教导王室子弟的国老教授知识,读写均没问题。算术虽比不上朝中的啬,但一般的算术没有问题。另外我自幼时便与王叔经常在一起探讨学习带兵之法,王弟更是与朝中管理百工的司工颇为投机,因此学得了许多建城的概要。还有昌对织麻更是非常熟悉,其父便是我舅父家负责织麻的家老。”红石郊将四人的情况娓娓道来。

    “好,太好了。这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乃是发展一切的源头。明日我等勘探了未来城的地址后,先选定这青铜器制作之所,开始建立青铜作坊。先制作出一批青铜工具,然后便慢慢地进行我们的计划。你二人未来的担子非常重,还希望你们不要怕累啊。”此时的姜林充满了雄心壮志。

    “一切旦凭首领吩咐。”红石洪,红石郊二人欣然领命道。

    “首领,可将凡事一一委托给掌握了相应技能的人。首领只需从中提纲挈领即可,大可不必事事操劳。”红石洪仿佛看出了此时姜林的难处。

    “果然是从王宫受过教育的人,就是不一样啊。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看来我要先制定一个纲领才行啊,有了纲领众人做起事来就不会乱了。”姜林心想道。

    “好,言之有理。等工兄他们归来后,我们就此事再开一次全面的大会。”姜林肯定地答道。

    “哦,对了,你二人以后千万不要再以王兄王弟相称……”姜林说道。

    “是,感谢首领提醒。”二人会意,立刻行礼答道。

    言罢,四人回到村中,各自回到茅屋中食用早食。

    经此一两日的事情,几人心中都对对方的表现进行了认可,都隐隐地视对方为可以互相依靠的伙伴。心中的芥蒂不再,几人的心情放松,便是连饭量都跟着增长。

    这不,黑石月准备的早食不够,只得再开火做第二锅。首领之屋又冒出了袅袅的炊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