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再会鬼方首次交易(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地方等候。此时的姜林因为晨练,往南跑出去了五公里多还未返回青石谷。红石魁接到消息,赶忙整队带着荷与一队兵士出了大门。

    双方互相打过招呼后,达利温便道明了来意,红石魁当然是双手赞成。不过显然鬼方人对华族人的信任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红石魁邀请对方进入青石谷,对方支支吾吾地便拒绝了。因此红石魁吩咐身后的兵士回去搬来了桌椅,就在大门外拉开架势和鬼方人谈了起来。

    当姜林跑完步回来的时候,发现很多兵士都上了关墙,洞内也不见红石魁的影子,而关墙大门更是大开,姜林后背一阵冷汗,赶忙奔跑着出了青石谷,远远地便看到红石魁正在和鬼方人兴高采烈地谈论着。

    看到如此情形,姜林才暗暗地松了口气。看来自己昨天说的那些话确实刺激得鬼方人动了心思,现在既然有红石魁出面,那自己也不用事事都费尽心思去管了。

    姜林如此想,便退回了青史谷,招呼唐亚命令关墙上的兵士们下来继续进行日常的训练。之后便走进了山洞中堆放粮食的内洞,看着一包包堆成山似的粟,姜林的心中感到异常的满足,终于明白了那句老话“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道理。

    鬼方人没有这么多粮食,所以才肯放低姿态来和自己谈合作,而自己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粮食,才敢俘获上次那几名鬼方人,让他们给鬼方首领捎回去合作的意思。

    “不行,回去后还得下令农业部继续加大农田的开垦工作,这粮食有多少都不过份。”姜林朝边上的黑石平付吩咐道,黑石平点了点头表示记下来了。

    时间到了早食时分,姜林吩咐唐涂带一队人给青石谷外还在谈判的几人送去了早食,便坐在山洞门口捧着碗吃起了自己的早食。早食完毕,姜林返回住人的内洞,躺在自己的床铺上休息了起来,一觉醒来,时间接近正午。姜林起身缓了缓神,走出内洞,红石魁和荷已经在外洞等候。

    “魁兄,谈得怎么样?”姜林捡了一个位子坐了下来,朝红石魁问道。

    “也没什么可谈的。他们现在最缺的东西就是粟和盐,而他们现在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只有一些马匹,牛、羊已经少得可怜。牛皮、羊皮倒是不少,另外还有一些筋、角等物。我和他们谈的五麻包粟换一匹健马,三麻包粟换一头成年牛,一麻包粟换两头成年羊,四十麻包粟可折成一麻包盐。而那些牛皮、羊皮、筋、角等物,我说咱们不需要,回来报给你看看你的意思。”红石魁想了想,朝姜林汇报道。

    姜林听完,心中也开始盘算起来。晋阳镇的粟和盐已经按标准包进行打包,一麻包的粟净重一百五十斤,一麻包的盐净重二百五十斤。按红石魁谈的交换办法,七百五十斤的粟换一匹健马,四百五十斤粟换一头成年牛,一百五十斤粟便可换两头羊,听起来仿佛挺合理的。

    这个时代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基本口粮是二百斤粟,这个数量是指不饿死的前提下的数量。倘若从事重体力劳动,那么这个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大约每人每天需要消耗至少一斤的粟才行。

    而鬼方人地处大草原,养马放牧本就是个重体力活,而较低的气温更是增加了食量。姜林估计一个成年人每日至少需要两斤粟才行,好在鬼方人有充足的肉食补充。七百五十斤粟够鬼方人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食用。也就是说一个五口之家只需要每年花费一匹马的代价便可得到够食用的粟。

    而一个成年人一天的食盐用量差不多是八克,五口之家每天需要四十克盐,一年便是将近十五斤盐。而一包盐可够一个五口之家吃十五六年,代价只是八匹马,平均下来一年半匹马。这个换法鬼方人肯定不吃亏。

    而晋阳镇的土地,去岁收获粟的时候。每亩的收获大概在四百斤左右,而种子的投入估计是收获数的百分之十,也就是四十斤。每亩地的净收获是三百六十斤,几乎可换一头牛。而有了这一头牛,可开垦、种植多少地啊。并且平日牛还可以拉车,即便是死了也能提供不少的肉食,这么算下来,晋阳镇还有得赚。

    而马,姜林自然是知道养活一匹马是多么的不容易,尤其是红石魁的交换条件还是健马。所谓健马,自然是处在马匹寿命的黄金期,能用来拉车、载人、装备骑兵,最后死了还是肉食的来源,这个好像也不亏啊。而羊……一旦有了足够的羊,有了稳定的肉食来源,狩猎队完全可以撤销,而且只需要很少的人便可放牧一个羊群。一亩地的收成可换四五只羊,也说得过去。

    “魁兄,这个换法可行。我算了算,我们不吃亏,鬼方人也不吃亏。不过那牛皮、羊皮、筋、角之物我们可不嫌多,你怎么会说我们没用呢?”姜林心中算完账后,朝红石魁说道。

    “首领,那牛皮、羊皮、筋、角我自然是知道有多重要的,我这么说,不是想压压价嘛。如果首领出面勉为其难地同意交换这几样东西,那交换的比例还不是由着我们来定了。”红石魁朝姜林挤了挤眼睛,不怀好意地说道。

    “我……魁兄,你也学坏了。啊哈哈哈哈!”姜林瞬间明白了红石魁的意思,对于这么一位能给唐方谋利的外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