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闻仲太师爱凑热闹(2/3)
这世上彻底消失了,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姜林凑到申公豹耳边,压低声音说道。
“这个……好,容我琢磨琢磨,天亮就进宫。那申三人现在何处?可否交给我处置?还有费仲那十个家奴,你会怎么处置?”申公豹听罢,微微一思索,朝姜林答道。
“申三和费仲的那几名家奴我已经派他们去见了费仲,昨日傍晚收到的回信,他们已经从朝歌城撤了出来。豹哥,你就此忘了申三吧,这些人我会容许他们加入我唐方。”姜林想着昨日提前布置在朝歌城南门外的兵士传回来的消息,申三、虎子等七人昨日傍晚已经携带十多名妇人、孩童出朝歌城南门,朝着大河的方向走去。
这也是提前约定好的路线,这些人一旦脱身,将朝着朝歌城南方行进半日,之后便转道朝东行进半日。之后便会绕一个大圈,最后躲开北卫,过滏口陉。那里姜林留了一个五人小队,到时候会带着这些人先行返回平阳城那里,再等候姜林返回。
“这样卖主求荣的人你也敢接纳?看来你这唐方还真是缺人啊。”申公豹看着姜林,摇摇头,朝姜林摆摆手,出了密林返回城中。
姜林目送申公豹离开,打了一个呼哨,包爽赶忙将散开警戒的兵士召集起来,迅速返回五公里开外的驻地,开始为第二日入朝歌城做起准备来。
且说这一晚申公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第二日入宫并未向商纣将姜林的那番话道出,只是禀告了唐方首领已经抵达朝歌城外驻扎,正午时分便率人出城将唐方首领迎进城来觐见大王。
按此时的规制,像唐方这样规模不大且远离王畿之地的小方国,其实是不用觐见大王的,就是连每年的朝贡之品只需派队送来缴入国库便可。若是方国首领来觐见大王,需要负责接待的官员按方国的等级以及先后顺序安排,那个时间可能会有点久。
但这唐方首领姜林乃是商王的女婿,虽然这王女早已经疯癫,且王女的嫡母姜王后早已经过世。但难测帝王心,王女顺姬早年可是大王的掌上明珠,现在大王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谁也不敢冒险去测试。别的先不说,便是这负责接待的官员,大王钦定的可是国师申公豹。所以当申公豹从王宫出来,下面低级别的官员早已经将一应的接待事项准备完毕。
见时候不早,众人簇拥着申公豹朝城北走去。只是在路过街市时,申公豹特意派人去多多购置了些麻布。
“禀大王,太师在宫外求见。”送走申公豹,用罢早食的商纣在侍女的服侍下刚刚沐浴更衣,穿上大朝会时才会穿的礼服回到王廷,想趁着这个空隙假寐一会,等着接见自己的爱婿。屁股还没坐热,卫士进来通报道。
“太师……哦,还是请进来吧。”商纣对卫士说完,赶忙起身整理了整理自己身上的衣物来。
太师闻仲,三朝元老,在纣王的祖父商王文丁时期便是朝中重臣。为保商朝基业,殚精竭虑,东征西讨,镇朝歌江山、稳殷商气数,为人刚正不阿,甚有威望,对商朝忠心耿耿,有先王帝乙赐予的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纣王亦敬重和害怕。后世俗语“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的“文”指的就是闻仲。
不待太师闻仲入得王廷,商纣已经走下三级玉阶,于王廷正中等候,可见这闻仲太师是此时这商王朝中为数不多的被商纣如此敬重的老臣。
“老臣不敢受大王的降阶之礼,请大王回銮。”入得王廷的闻仲太师见商纣立在王廷当中,赶忙避到一边弯腰行起礼来。
“寡人自幼便受太师教导,自继位以来,太师更是为了这天下稳定常年奔波于外,寡人怎敢在太师面前如此无礼?”商纣说着,微微顿了顿首,算了对自己的这位师父还了礼。
“太师月前北伐回朝,寡人已经吩咐众臣子不得惊扰太师,着太师好好休养身体。今日太师缘何入宫,可是对寡人有所指教?”商纣想着闻仲太师驻守北地多年,将北地的一些反叛的小方国和诸侯终于收拾服服帖帖,这才于一个月前返回朝歌城的盛况,心有担忧地询问道。
“老臣多年未曾回朝歌城,这些时日老臣休养之余,听到一些大王这些年来的作为,所以想……大王今日可是要接见外臣?”闻仲太师正要将自己这些时日听到的、看到的与商纣一一探讨一番,但见商纣今日穿的是大朝会的礼服,这决然不是为自己准备的。不是大朝会的日子,商纣如此穿着只有一种可能便是有外臣觐见。
“是,去岁唐尧故地附近生出一个小部落,寡人封其为方国,赐名为唐。姜氏……所生之女顺姬,寡人已经下嫁给唐方首领姜林。今日是那姜林第一次入朝歌城觐见。”商纣后背已经惊出了一身冷汗,忙答道。
“那老臣改日……”闻仲太师弯腰行礼,准备告辞。
“大王,大王,不好了,不好了。国师申公豹与唐方首领姜林……”闻仲太师的话尚未说完,门口的卫士慌里慌张地跑进王廷,跪地大声说道。
“他俩怎么了?”商纣正要对卫士发作,但想到卫士刚才口中所言,忙开口问道。
“国师申公豹出城迎接唐方
“这个……好,容我琢磨琢磨,天亮就进宫。那申三人现在何处?可否交给我处置?还有费仲那十个家奴,你会怎么处置?”申公豹听罢,微微一思索,朝姜林答道。
“申三和费仲的那几名家奴我已经派他们去见了费仲,昨日傍晚收到的回信,他们已经从朝歌城撤了出来。豹哥,你就此忘了申三吧,这些人我会容许他们加入我唐方。”姜林想着昨日提前布置在朝歌城南门外的兵士传回来的消息,申三、虎子等七人昨日傍晚已经携带十多名妇人、孩童出朝歌城南门,朝着大河的方向走去。
这也是提前约定好的路线,这些人一旦脱身,将朝着朝歌城南方行进半日,之后便转道朝东行进半日。之后便会绕一个大圈,最后躲开北卫,过滏口陉。那里姜林留了一个五人小队,到时候会带着这些人先行返回平阳城那里,再等候姜林返回。
“这样卖主求荣的人你也敢接纳?看来你这唐方还真是缺人啊。”申公豹看着姜林,摇摇头,朝姜林摆摆手,出了密林返回城中。
姜林目送申公豹离开,打了一个呼哨,包爽赶忙将散开警戒的兵士召集起来,迅速返回五公里开外的驻地,开始为第二日入朝歌城做起准备来。
且说这一晚申公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第二日入宫并未向商纣将姜林的那番话道出,只是禀告了唐方首领已经抵达朝歌城外驻扎,正午时分便率人出城将唐方首领迎进城来觐见大王。
按此时的规制,像唐方这样规模不大且远离王畿之地的小方国,其实是不用觐见大王的,就是连每年的朝贡之品只需派队送来缴入国库便可。若是方国首领来觐见大王,需要负责接待的官员按方国的等级以及先后顺序安排,那个时间可能会有点久。
但这唐方首领姜林乃是商王的女婿,虽然这王女早已经疯癫,且王女的嫡母姜王后早已经过世。但难测帝王心,王女顺姬早年可是大王的掌上明珠,现在大王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谁也不敢冒险去测试。别的先不说,便是这负责接待的官员,大王钦定的可是国师申公豹。所以当申公豹从王宫出来,下面低级别的官员早已经将一应的接待事项准备完毕。
见时候不早,众人簇拥着申公豹朝城北走去。只是在路过街市时,申公豹特意派人去多多购置了些麻布。
“禀大王,太师在宫外求见。”送走申公豹,用罢早食的商纣在侍女的服侍下刚刚沐浴更衣,穿上大朝会时才会穿的礼服回到王廷,想趁着这个空隙假寐一会,等着接见自己的爱婿。屁股还没坐热,卫士进来通报道。
“太师……哦,还是请进来吧。”商纣对卫士说完,赶忙起身整理了整理自己身上的衣物来。
太师闻仲,三朝元老,在纣王的祖父商王文丁时期便是朝中重臣。为保商朝基业,殚精竭虑,东征西讨,镇朝歌江山、稳殷商气数,为人刚正不阿,甚有威望,对商朝忠心耿耿,有先王帝乙赐予的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纣王亦敬重和害怕。后世俗语“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的“文”指的就是闻仲。
不待太师闻仲入得王廷,商纣已经走下三级玉阶,于王廷正中等候,可见这闻仲太师是此时这商王朝中为数不多的被商纣如此敬重的老臣。
“老臣不敢受大王的降阶之礼,请大王回銮。”入得王廷的闻仲太师见商纣立在王廷当中,赶忙避到一边弯腰行起礼来。
“寡人自幼便受太师教导,自继位以来,太师更是为了这天下稳定常年奔波于外,寡人怎敢在太师面前如此无礼?”商纣说着,微微顿了顿首,算了对自己的这位师父还了礼。
“太师月前北伐回朝,寡人已经吩咐众臣子不得惊扰太师,着太师好好休养身体。今日太师缘何入宫,可是对寡人有所指教?”商纣想着闻仲太师驻守北地多年,将北地的一些反叛的小方国和诸侯终于收拾服服帖帖,这才于一个月前返回朝歌城的盛况,心有担忧地询问道。
“老臣多年未曾回朝歌城,这些时日老臣休养之余,听到一些大王这些年来的作为,所以想……大王今日可是要接见外臣?”闻仲太师正要将自己这些时日听到的、看到的与商纣一一探讨一番,但见商纣今日穿的是大朝会的礼服,这决然不是为自己准备的。不是大朝会的日子,商纣如此穿着只有一种可能便是有外臣觐见。
“是,去岁唐尧故地附近生出一个小部落,寡人封其为方国,赐名为唐。姜氏……所生之女顺姬,寡人已经下嫁给唐方首领姜林。今日是那姜林第一次入朝歌城觐见。”商纣后背已经惊出了一身冷汗,忙答道。
“那老臣改日……”闻仲太师弯腰行礼,准备告辞。
“大王,大王,不好了,不好了。国师申公豹与唐方首领姜林……”闻仲太师的话尚未说完,门口的卫士慌里慌张地跑进王廷,跪地大声说道。
“他俩怎么了?”商纣正要对卫士发作,但想到卫士刚才口中所言,忙开口问道。
“国师申公豹出城迎接唐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