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速度及效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借助关中家族在军中的影响,那次调查还扩大到了楚系人员,尤其是那些原属楚国官员和亲信。这些过激的举动,迫使当时的丞相昌平君熊启叛离,导致对楚战役的一次严重失败。最终始皇不得不求助于老将王翦,稳住军心。

    军队稳定之后,始皇立即通过打击、分化等方式削弱关中的旧贵族势力,以巩固局势。

    自此以后,华阜等人彻底退出了朝堂。

    华阜虽仍担任御史,但实际上多年不上朝,众官几乎都认为他已经退居幕后了。

    这次的不期而至,使大家感到意外。

    群臣陷入了深思。

    扶苏看到华阜,脸色极为难看。多年来他一直在极力争取朝中的各国官员以及诸子的支持,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但他想起当年那场震动,心里依然不安。

    蒙恬、蒙毅等人望着华阜,也满是怀疑的目光。

    此时的朝堂百官,神色各异。

    首相王绾默默看了华阜一眼,随后看向始皇,并摇了一下头。随后站起身高声念诵议政文案:“臣王绾奏议。”

    “今已平定夜郎之地,请效仿大秦建国初期的做法,在夜郎置县郡。臣提议在此区域设立汉阳县、夜郎县、鳖县等……”

    随着王绾宣读完毕,众臣附议,并由始皇最终裁决。今天的廷议随之结束。

    不过大家心中都想着华阜出现的意义。

    加之近来老首相王绾打算隐退,华阜此刻出现更加让人浮想联翩。

    尽管不清楚华阜有何打算,众人心中都有一个共识——朝堂将要变动。

    退朝之后,扶苏未作停留径直前往士子学宫。华阜的存在使他心中不安,但一时摸不清其意图,唯有向博士求教,希望能获得建议。

    抵达学宫时并未有多少人。当初学宫成立之初招募三百人,选拔了七十位博士及诸多学子。每位博士按爵位俸禄,且都赐给一所六院住宅。

    最初,扶苏认为待遇过高,然而学宫内部的学习研究气氛令他改观。

    博士们很快赶至。子襄先行迎了上去,在四周无人注意的情况下低声告知:“公子近来有所听闻。”

    “传闻?”扶苏眉头微蹙。

    子襄郑重言道:

    “据说公子的十弟尚在人间。”

    扶苏断言否决:

    “绝不可能!”

    “此言荒诞。父皇已亲自宣布,怎能错?我绝不相信有起死回生的事!”

    “子襄难道读书读得失魂落魄了吧!”

    子襄鞠身答:

    “若此话为假,我也愿意相信。可得到的消息确有实名。”

    “臣命兄长前往户籍曹查验此人档案,但官员避而不谈。公子难道不觉得蹊跷吗?”

    “并且,此人生居于骊山御园,持可以自由出入禁地的令牌,而此物甚少见甚至连公子都没拥有。”

    “公子怎么看?”

    一瞬间,扶苏无言。这种空泛传闻他从未在乎过,然而进入御园令牌的权限,非常珍贵连亲族亦难以获得。

    他又回忆今日在朝上的异常情形……

    假如子襄之言可信,那么自己的十弟可能真的仍然活着。

    但他怎么可能活下来?

    思绪一片模糊。

    片刻,他陷入沉思。

    才缓过来。

    望着子襄,神色严峻地说道:“我要你把所知关于此人的所有情报都说出来。”

    子襄严肃地答道:

    “他是学士,名为秦长青!”

    长青

    “秦长青?”

    扶苏站直身体,眼中闪过一丝忧郁。

    殿堂里的灯火冰冷地映照在他的脸上,让他原本苍白的脸颊显得像是座冷硬的雕塑。

    在扶苏背后,

    子襄微微低头。

    并未有任何动作,只是静静地站在一侧。

    扶苏双眼冷漠地盯着子襄。

    厉声道:

    “这些消息你怎么得知的?”

    子襄回答:

    “有人向学宫中的学者传信。”

    “但此人相当谨慎,仅将竹简丢弃地上便迅速离去,未留给学者任何反应的时间。”

    “我也确实不知道来者身份。”

    扶苏冷冷地哼道:

    “子襄,你的胆子不小。”

    “大秦的法令明确规定:如收到不明投递物应立刻销毁,不得开启。”

    “看到此信未马上焚毁,反而窥探其内容,并且将这信息告诉我,是你犯下的罪行。”

    “同时也牵扯了我!”

    子襄不改颜色道:

    “臣当然知晓此律法。”

    “因此,看后立刻命令焚烧该匿名信,并且下达了禁止这名学者外泄内容的指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