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复审请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年纪大喽。”

    说完,令史昌缓缓走向门边。刚走近门口,他忽然想起什么事,回头说道:“阆,你还觉得自己先前的裁决有问题吗?”

    阆连忙摇头,诚恳地说:

    “没有。”

    “我对你所做的决定毫无异议,并且完全信服。”

    “你的判决非常好。”

    令史昌离开后。

    今天的课也随之结束。

    大家整理恢复学习的状态,各自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回家。

    秦长青只需带着两卷书简。

    他起身准备离开。

    阆赶紧叫住了他:

    “秦兄,那份合同上注明的钱,恐怕还得请你再宽限两天,我父亲最近一直在外地抓强盗,一时无法回来。还请秦兄多多理解。”

    阆有点不好意思。

    秦长青笑了笑,挥挥手中的契约说,“我不急着用钱,什么时候有就什么时候给我就好。”

    “何况有合同作为依据,也不怕你会赖账。”

    阆嘿嘿一笑,“我这个人可从来没想逃过账。”

    “对了,明天的课程是算术,请记得带计算筹码。”

    “你学起来肯定会很吃力。”

    “我们这一直跟上课程进度的人都觉得有些困难,尤其是算筹的摆放方法让人头疼,更不用提令史前面所教导的口诀,如果你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话,可能跟上课堂节奏比较吃力。”

    “只能说,多加努力了。”

    “算术方面帮不了忙了。”

    “你如果真觉得有麻烦可以问问奋,他在还没上学之前常常跟着他的父亲在集市上做事,他的算术很快。”

    “为什么我在外面跑这么多年都没学会算得那么迅速。”

    “真是让人气恼!”

    阆嘀咕了一句然后就离开了。

    秦长青不禁觉得好笑。

    实际上他对自己的算数并没有担忧。

    至少在基本的数学学习方面还是没有问题,这个时代的算术远没有后来复杂。

    唯一不同之处是没有现代数字。

    所以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学习使用算筹!

    以前老师给他解释过算筹是什么。

    它是一种辅助记忆计算,列出公式来进行计算的设备。

    中国自古使用十进位制。

    那时候听到这一点,他颇为震撼,因为在后人的眼中十进位制似乎非常普通,但对于先秦时代而言这绝对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当华夏引入并熟悉十进制后,其他国家还在使用七进制、六十进制或是没有完整位制的十进制度。

    位置价值系统指的是一个符号表示的数字随它位置的不同而变化。

    先秦古人就已经意识到\"零\"的概念,由于这种先进的认知,中国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一直是数学发展的领导者。

    他也问过老师为何我们会采用十进位制的方法。

    教师想了想伸出他的手,微笑地回答道:“你应该听说过一句俗语叫做\"屈指而数\"。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每数满十就开始进一位的原因。”

    因此对古人来说这是相当直观的方式。

    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理所当然却是让后来的人们花了上千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理解的。

    商代十进制体系就得到了全面的应用。

    而数学的发展则是逐渐从早期简单的数字符号使用、以打结方式记录事物,到在木材上雕刻记载再到最后形成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工具。

    经过了解后,他也明白了算筹的具体历史。算筹在中国早已经有了,并出现在诸如《逸周书》这样的文本里。然而那个时期的规则尚不固定,大多数使用材料为小树枝,竹枝或是草。

    到了秦统一的时期,包括度量标准以及计算工具都得到了规范化,从而使得算筹标准化。

    按照秦律,算术必须使用直径大约一分

    “世上能学好数学的人都是天才。”

    “这真是至理名言啊!”

    秦长青收回思绪,不再考虑第二天的算术课,拿起整理好的物品,转身离开学室。

    此时,天色已微微昏暗。

    他背负行囊,步行回家。

    待回到家时,夜色已完全降临。

    薄姝早已等候在门口,迎接他的归来。

    “公子今日学业可顺利?”

    “听闻学室里的课程较之儒家六艺更为深奥,非普通人能理解,不过,以公子的才学,想必定不会有太大困扰。”见到秦长青,薄姝连忙迎上前。

    秦长青摇头道:

    “你误会了。”

    “学室教授的内容与儒家教育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儒家更重视仁和礼,而学室则强调法和实用。”

    “两者的理念殊途同归。”

    “近日天寒地冻,你的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今后无需在外等待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