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当前话题的演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换成粤省话之后,

    这位老师立马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变得非常健谈起来……

    通过短暂的交谈,

    何雨柱得知——

    眼前这位拥有一个明显地中海发型的老师,

    名叫李盛,是羊城第一大学的其中一位教导主任。

    今天下午,带领其中两个班过来上劳动课……

    唠嗑着,唠嗑着~

    就在李盛准备将话题往何雨柱他们此行的详细计划上引的时候。

    何雨柱却是巧妙地避过了他挑起来的话题,

    随即顺势将话题引到了他们的劳动课上边来。

    比如,如今距离插秧苗还有较长一段时间,现在就开始翻田,会不会太快了……

    原来——

    归他们管理的这些稻田,

    在这第二季插秧之前,需要翻耕两次~

    现在翻一次田,

    到临插秧之前,再翻耙一次……

    渐渐地,

    随着话题深入~

    再结合如今眼前的景象,何雨柱心中不禁感叹:

    终于算是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些大学生们的劳动课主要是怎样的一种模式了~

    插秧前,翻耕稻田;

    插秧后,管理庄稼;

    庄稼成熟了,采收庄稼……

    翻耕稻田时,没有足够的耕牛……那就男生顶上!

    他们这样跟耕种挂钩的劳动课,

    虽然干的活儿……又累又苦;

    但是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积极参与其中的~

    并且,这些学生们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反而对此充满热情和干劲……

    在占比时间上,

    他们这劳动课……可以说是相当多了~

    平均每周居然有两个小半天,也就是一整天;

    据说其他的一些大学或者中大专,这类似的劳动课占比时间,更多……甚至有平均占总课程的一半时间~

    ……

    在何雨柱有意引导之下,

    当前话题很快就从劳动课耕种引到了关于人力、牛力翻耕,朝机械化过渡的问题之上——

    从如何提高翻耕效率和质量开始讨论,

    他们很快就谈到了关于翻耕机械化的大小型号,优缺点,

    以及需要因地制宜,不同的田地需要发明生产不同的设备……

    在期间,

    虽然李盛本人并不怎么懂所谓的农耕机械化,甚至连何雨柱所说的很多专业术语,他都不明白其意思;

    但是当何雨柱开启滔滔不绝模式的时候,他却是兴趣盎然……

    比如,何雨柱特意向他分享了一些自己对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先进猜想,

    这些猜想涉及到科技、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当然,这些想法都是何雨柱经过深思熟虑后才针对性提出来,故意用来勾起李盛兴趣的~

    不出所料,

    对于何雨柱提出的那些猜想,李盛表现得非常感兴趣~

    虽然没有举一反三的提问,但是顺着话题,他却是能够发出一些关于自己的见解和猜想……

    甚至,随着讨论的深入,

    何雨柱发现李盛的一些猜想似乎还跟自己的先进猜想,有着共同点和互补之处,

    完全可以拿来互相补充和借鉴……

    或许是因为他也亲身体验过了按人力拉犁的辛苦,

    所以对于何雨柱口头描绘的那幅——机械化宏伟蓝图,可谓是充满了向往……

    于是——

    一个很是贴近何雨柱他们此行宣传主题的话题产生了:

    农业机械化,绝对能够提高翻耕效率和质量~

    似乎因为被何雨柱画的大饼给诱导而产生巨大的共鸣……

    所以在话题转移之前,

    李盛接连好几次有意无意地提出了一个建议——让何雨柱在宣传演讲的时候,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关于他们讨论的这个话题~

    并且,李盛还表示,

    在何雨柱他们到学校展开宣传演讲的时候,

    他也会申请……让学校安排他所管辖的院系也去听何雨柱他们展开的宣传演讲~

    而何雨柱,

    虽然没有明确表明会采纳李盛的建议,但是他却是委婉地表示自己会尽量安排……

    ……

    或许是因为唠嗑得实在太过投入了,

    所以他们一直唠嗑……直到今天劳动课可以下课了的时候,

    何雨柱才适时地表明自己也该撤离了~

    当然。

    在分别之前,

    何雨柱并没有忘记跟李盛再一次确认自己前往羊城第一大学做宣传的时间……

    ……

    在大江边上返程方向的公交站台等待了足足二十分钟,

    何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