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相互为难(1/2)
“齐贵人只说让殿下用心处理公务,等皇上醒来,一定会夸奖四皇子的。”
四皇子陈元安会心一笑,“我知道,父皇身体不好,为父皇分忧是我应该做的。你把燕窝放在那里,等我处理完这些公文,我再吃。”
说完他低下头继续批改公文。
小太监见了,高兴的点了点头:齐贵人果然没有看错,四皇子这孩子是会心疼人的。
……
宋明回到太医院,赶紧去药房抓药。
小药童在一旁打下手,见宋明抓完了,赶紧说道:“师父,您先歇着,我去把这些药给熬上。”
宋明点头。
他觉得浑身乏力,得休息一下。
可懒腰刚伸到一半,他就硬生生停在了那里,喊道:“站住!”
小药童吓了一跳。
“怎么了师傅?”
他怯懦的转身询问。
宋明上前两步,从他手中接过药包,“还是我自己去熬吧,瑞王吩咐了,这个要我亲自动手去熬。”
“那我在一旁打下手。”
小药童很是懂事。
两人来到煮药的药庐,浓郁的中药味扑面而来。
煮药工看见宋明,都忙不迭的打招呼,“宋太医怎么过来了?”
“宋太医是要熬药吗?放着我来就行。”
宋明往后撤了半步,躲开煮药工伸过来想要接药包的手,不耐烦的说道:“不用你动手,你去给我找一个干净的瓦罐,再安排一个空闲的炉子,这药我要亲自熬。”
“好好,小的这就去办。”
煮药工隐约听说了宋院判要来他们这里煮药的事儿,但鉴于他的身份,大家都没当真。
没想到最后还真的是他亲自过来了。
不知道是什么灵丹妙药,竟然需要一个院判亲自来熬。
很快,干净的瓦罐被端了上来,宋明也被引到了一个安静的角落。
这里背面是墙,周围的药炉隔的也远,可以说是十分安静。
宋明很是满意。
他将药材倒进瓦罐,淘洗了三遍,然后添上水,放在了炉子上。
小药童已经将烧的通红的炭火添在了炉子下面。
直到盖上盖子,宋明这才放松了下来。
陶罐的底部还有没擦干净的水。
滴到炭上,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
宋明看着那通红的炭火出神,疲惫的身体让他的脑子反倒比平时更加精神起来。
他有些恍惚,自己怎么就跑来煎药了呢?
瑞王为什么非要自己亲自经手呢?
如果皇上吃了这个药,最后没有醒过来,自己不会跟着受牵连吧?
宋明有些后知后觉的紧张。
这和霍启鸣之前跟自己说过的不一样!
霍启鸣只是说,这事儿很简单,只要让瑞王选了他或者自己其中任意一方就可以。
没有说之后的事情怎么办。
现在看来不光要煎药,自己还和瑞王栓到一起了。
后面皇上身体要是好不起来,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
那霍启鸣呢?
他到底是什么打算?
他是想让皇帝醒过来,还是不想让他醒过来?
宋明又回忆了一遍自己的方子。
不管是用量还是选材,都没有任何问题。
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
发愁的人不单单只有宋明一个。
太医院的那些老大夫们回到太医署,便开始翻看医书,研究新的补药方子。
太医署的医书是历代传下来的,里面记载着多少年来被验证过,和沿用下来的方子。
将这些医书翻了个遍,几个老太医都沉默了下来。
这上面的方子,能用的,能吃的,他们都差不多用过了。
难不成真的研究出几个新的方子出来?
“温太医,我觉得瑞王今天说是的气话,皇上的补药方子怎么可能随便换呢?”
“就是就是,方子不能随便换。”
其他人点头赞同。
温太医伸手摸了摸胡子,一脸愁容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你和一个懂医术的人说,只要讲明其中厉害,他肯定不会出这么个主意。
可现在下这个命令的是瑞王啊!
瑞王不懂医术,这些个话还不是张口就来。
你和他解释他也听不懂啊!”
“那当初就不该让这么个不懂医术的人掺合到咱们太医院的事情中!”
大腹便便的刘太医说道。
此话一出口,大家全都用异样的眼神看向他。
刘太医猛的反应过来,当初坚持让瑞王过来掺和的是霍太医和叔贵妃啊!
“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
刘太医赶紧摆手,“我是想说,瑞王真的不应该让
四皇子陈元安会心一笑,“我知道,父皇身体不好,为父皇分忧是我应该做的。你把燕窝放在那里,等我处理完这些公文,我再吃。”
说完他低下头继续批改公文。
小太监见了,高兴的点了点头:齐贵人果然没有看错,四皇子这孩子是会心疼人的。
……
宋明回到太医院,赶紧去药房抓药。
小药童在一旁打下手,见宋明抓完了,赶紧说道:“师父,您先歇着,我去把这些药给熬上。”
宋明点头。
他觉得浑身乏力,得休息一下。
可懒腰刚伸到一半,他就硬生生停在了那里,喊道:“站住!”
小药童吓了一跳。
“怎么了师傅?”
他怯懦的转身询问。
宋明上前两步,从他手中接过药包,“还是我自己去熬吧,瑞王吩咐了,这个要我亲自动手去熬。”
“那我在一旁打下手。”
小药童很是懂事。
两人来到煮药的药庐,浓郁的中药味扑面而来。
煮药工看见宋明,都忙不迭的打招呼,“宋太医怎么过来了?”
“宋太医是要熬药吗?放着我来就行。”
宋明往后撤了半步,躲开煮药工伸过来想要接药包的手,不耐烦的说道:“不用你动手,你去给我找一个干净的瓦罐,再安排一个空闲的炉子,这药我要亲自熬。”
“好好,小的这就去办。”
煮药工隐约听说了宋院判要来他们这里煮药的事儿,但鉴于他的身份,大家都没当真。
没想到最后还真的是他亲自过来了。
不知道是什么灵丹妙药,竟然需要一个院判亲自来熬。
很快,干净的瓦罐被端了上来,宋明也被引到了一个安静的角落。
这里背面是墙,周围的药炉隔的也远,可以说是十分安静。
宋明很是满意。
他将药材倒进瓦罐,淘洗了三遍,然后添上水,放在了炉子上。
小药童已经将烧的通红的炭火添在了炉子下面。
直到盖上盖子,宋明这才放松了下来。
陶罐的底部还有没擦干净的水。
滴到炭上,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
宋明看着那通红的炭火出神,疲惫的身体让他的脑子反倒比平时更加精神起来。
他有些恍惚,自己怎么就跑来煎药了呢?
瑞王为什么非要自己亲自经手呢?
如果皇上吃了这个药,最后没有醒过来,自己不会跟着受牵连吧?
宋明有些后知后觉的紧张。
这和霍启鸣之前跟自己说过的不一样!
霍启鸣只是说,这事儿很简单,只要让瑞王选了他或者自己其中任意一方就可以。
没有说之后的事情怎么办。
现在看来不光要煎药,自己还和瑞王栓到一起了。
后面皇上身体要是好不起来,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
那霍启鸣呢?
他到底是什么打算?
他是想让皇帝醒过来,还是不想让他醒过来?
宋明又回忆了一遍自己的方子。
不管是用量还是选材,都没有任何问题。
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
发愁的人不单单只有宋明一个。
太医院的那些老大夫们回到太医署,便开始翻看医书,研究新的补药方子。
太医署的医书是历代传下来的,里面记载着多少年来被验证过,和沿用下来的方子。
将这些医书翻了个遍,几个老太医都沉默了下来。
这上面的方子,能用的,能吃的,他们都差不多用过了。
难不成真的研究出几个新的方子出来?
“温太医,我觉得瑞王今天说是的气话,皇上的补药方子怎么可能随便换呢?”
“就是就是,方子不能随便换。”
其他人点头赞同。
温太医伸手摸了摸胡子,一脸愁容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你和一个懂医术的人说,只要讲明其中厉害,他肯定不会出这么个主意。
可现在下这个命令的是瑞王啊!
瑞王不懂医术,这些个话还不是张口就来。
你和他解释他也听不懂啊!”
“那当初就不该让这么个不懂医术的人掺合到咱们太医院的事情中!”
大腹便便的刘太医说道。
此话一出口,大家全都用异样的眼神看向他。
刘太医猛的反应过来,当初坚持让瑞王过来掺和的是霍太医和叔贵妃啊!
“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
刘太医赶紧摆手,“我是想说,瑞王真的不应该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