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破格招待(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次可以捞钱赚外快的机会。

    但你如果做的太过分。

    显然也不行。

    朝廷自有体制。

    尽管御史能够监察地方官的政绩,可你把人家逼的没活路,人家自然会狗急跳墙的。

    扶苏深吸一口气道:“监察御史前往地方钦查,暗示并勒索县令,这件事一旦被翻到明面上,监察御史便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县令只需上报弹劾即可。”

    正常情况下。

    地方官是很忌讳得罪京官的。

    因为指不定对方就会暗戳戳的给自己使绊子,没必要把关系闹的太僵。

    可如果已经僵了。

    那肯定就无需顾及了。

    “不止如此。”

    许尚想了想,道:“一个县令如果想要弹劾钦差,不仅要在明面上站得住脚,同时在官场潜规则的人情世故层面,也得有理有据才行。”

    “比如县令破格花费,不仅热情招待,而且还又跑又送,献礼颇多,该守的规矩也都照办了。”

    “可御史钦差转头翻脸不认人,回到京师就开始大批特批县令为政不佳,那这就是坏了规矩……你拿了钱,还反咬一口,这像什么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县令方能公开弹劾,把奏折递交给郡守,如果郡守想要从中斡旋摆平此事,就得找人沟通御史,以及御史背后的靠山,花钱了结。”

    “也就是让御史掏钱,分别给郡守和县令,把弹劾撤回,这件事也就算压下去了。”

    “郡守可以获得钱财,也能顺手捞个人情,毕竟县令的奏折是从郡守的手上呈递上去的。”

    “县令则是拿回了自己的一部分钱财,同时让御史的批政诸事也撤回去了,这样才不会影响他的仕途。”

    “如此,这就是政绩考核下,最常见的人情和权力博弈,以及期间所产生的行政运行成本等等。”

    ……

    按照正常的呈递奏折流程,县令是无法把奏折直接交给皇帝的。

    而是得走流程。

    也就是出了任何事,县令都得把奏折和事项报给郡守,郡守再报给左右相,最后才是皇帝裁决。

    除非这个县令拥有密折呈递权,那御史钦差又吃又拿,毫无底线,铁定玩完……

    就连让人从中斡旋的机会都没有。

    可如果是正常的奏折呈递流程。

    只要县令的奏折到了郡守那里,郡守就会考虑政治平衡,利益和人情交换等等。

    比如这个事儿,他身为郡守能不能搞得定,搞定了又有什么好处。

    如果翻到了明面上。

    会不会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

    毫无疑问。

    谁都不想把官场潜规则翻到明面上,这是掀桌子的行为。

    郡守必然会出手干涉。

    干涉,就得有理可依。

    毕竟你就算是御史钦差,也不是这么办事的啊!

    毫无吃相也就算了。

    你还吃饱了骂厨子,那郡守肯定要找人讲讲道理的。

    按照大秦的体制……

    郡守上头一般就是各方政治派系的一把手了。

    比如军武派系找三公国尉……

    没错。

    屠雎确实属于绝对忠臣,却未必符合无比廉洁的标准。

    因为屠雎如果一尘不染,他是很难在明面上取代武成侯王翦,成为军武派系之首的。

    这么一来。

    事情到了三公国尉这一层。

    对面的御史属于哪个派系,就会有哪个派系的一把手出来主持公道,比如副相冯去疾,那他肯定会让御史拿钱上下打点,摆平此事。

    没必要让这档子事儿,搅和到皇帝的面前。

    正所谓不上秤没有四两重。

    一旦上了秤,就一千斤都打不住。

    当这件事被压下去以后。

    县令做的没毛病,面子和里子,乃至于前程都算是保住了。

    御史就不一定了,你这么办事,以后让副相冯去疾怎么看你?

    太特么不守规矩了,分分钟给你冷藏。

    乃至于一撸到底。

    这,便是未来秦廷官场的监察潜规则之细节。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