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以图力擒黄龙(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结果前来修缮黄河以后。

    郑国才算是认清了现实。

    原来像他这般单纯为了建设水利,造福民众之人,寥寥无几……成年人的世界,唯有利益二字……

    修建关中大渠,当时有蒙骜和吕不韦共同在朝廷全力支持,他们一个是掌国权相,一个是军武一把手,谁敢暗中造次?

    这回修缮中原黄河,需要从关中调集民力资源,这就肯定绕不过右相王绾,不用说都是十分无解的。

    想必郑国为了兜底修缮黄河诸事,也是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奈何。

    就算他变得再怎么通晓人情世故,也没有任何卵用。

    因为郑国的立场,完全不符合关中勋贵派系的利益。

    他就算磨破了嘴皮子,跪下给人磕头,也换不来旁人的高抬贵手。

    想到这里。

    许尚抬手拍了拍郑国的臂膀,以示勉励,不过他却没有明言安抚。

    也正应了嘉靖皇帝的那句……朕知道你们很难,可朕也难,我们就都勉为其难吧。

    改革从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

    许尚的底线是不让郑国丢了性命。

    至于受点委屈……

    人生在世。

    想完全不受委屈的活着,何其难也?

    并不是谁都像王贲那般……有个好爹……

    “好,我们刚刚说到了分水坝和鱼嘴。”

    许尚略作思索的继续道:“这个分水坝横着建造在岷江中间,将宝瓶口的上游一段距离……一分为二。”

    “如此,靠近宝瓶口的便成了内江,外侧的则是外江。”

    “现在关键的重点来了,外江的河道必须要专门垫高一些,这样就能够让外江变成浅而宽,内江深且窄的布局。”

    “这么一来,外江河床垫高以后,可容纳的水量便会减少,内江变深就能容纳更多的水。”

    “遂,总体而言便是外江四成水,内江六成水,此为着名的四六分水之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难题。”

    ……

    四六分水,底层逻辑就是水往低处流。

    外江的河床较高,如果是极端的枯水期,甚至整个河床都会露出来,也就是干涸了。

    但内江依旧会有水,甚至会蓄水。

    因为内江又窄又深。

    仅有的河水自然就会全都流向内江,然后继续延续灌溉之用。

    这基本上能够解决世上所有河道,在引流灌溉的时候,所碰到的枯水期没水,丰水期漫灌的问题。

    堪称绝妙之法。

    “原来四六分水是这个意思!”

    扶苏率先惊叹出声,他以前也从书上看到过这个专业术语,但当时并不懂具体的意思。

    现在听夫子开解清楚。

    扶苏立马恍然大悟。

    嬴政也频频点头的道:“嗯,李冰这一手确实十分巧妙,很有效的解决了枯水期和丰水期难以调节的问题。”

    嬴政现在有些感叹,若非李冰年纪有些太大了,他定然要请后者再度出山的。

    可惜。

    现今的李冰,就连出远门都做不到了。

    尉缭子颔首:“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啊!”

    尉缭子该服气的时候,他也是很服气的。

    许尚见状再次嘴角轻起,继续道:“四六分水,枯水期保证了内江能够蓄水,丰水期外江宽阔自然可以排出更多的水。”

    “但这样还不够,因为如果遇到大雨连绵的特殊时期,内江的水也会出现太多的情况,宝瓶口就会有可能被冲垮。”

    “如此,就需要在宝瓶口对面的分水坝,再开出一个口子,这便是飞沙堰了。”

    “即,鱼嘴在前端四六分水,飞沙堰在后端二次自动分流,以保证发大水的时候,内江的水也能及时的从主河道排走。”

    “不过飞沙堰的河道肯定也要垫高一些,毕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江在枯水期能够蓄住水,丰水期则是再度起到排水的效果。”

    ……

    至此。

    都江堰的三个组成要件,就都讲解清楚了。

    鱼嘴四六分水,飞沙堰二次分水,宝瓶口引流灌溉。

    这些都是在解决丰水期和枯水期的症结。

    完成了这一步。

    也就来到了下一步……分沙……

    “分水讲解完毕,再论泥沙。”

    许尚顿了顿,接着道:“众所周知,泥沙往往是越受阻,堆积的就越多。”

    “外江的河床较高,并且宽阔,水的流速也比较慢,自然就会分到更多的泥沙。”

    “内江的河床既深又窄,泥沙不会受阻,水的流速也快很多,分的泥沙便会更少。”

    “这就是着名的二八分沙之法。”

    “其实所谓的【束水攻沙】,从都江堰的时候,就已经在投入应用了,也印证了老夫提出的黄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