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旧时代的残党!(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禀夫子……”

    扶苏拱手陷入了沉思。

    对于井田制瓦解的核心原因,他在相关典籍上还真没看到过。

    因为扶苏主要接触的都是儒家思想。

    而儒家是不会把井田制的致命缺陷挑明出来的。

    至于井田制的落幕是否代表诸侯时代的终结……

    “夫子,晚辈认为分封诸侯,拱卫京畿乃是古之王道也!”

    扶苏深吸一口气:“而井田制的崩溃,理当源于春秋末期的礼崩乐坏!因此,只要复归礼法正统,重启分封,井田制便可轻易拨乱反正!”

    扶苏给出了非常儒家式的答案。

    毫无疑问。

    言过其表,不知所云。

    对于儒家而言,仿佛所有问题,只要复归礼法正统便能够得以解决。

    典型腐儒式的强盗逻辑。

    霎时间。

    “……”

    嬴政剑眉大皱!

    难得刚刚扶苏在夫子的面前,让他长了点脸……

    结果。

    转眼扶苏就拉了泡大的!

    嬴政只觉心中既气恼,又无奈。

    那么问题来了。

    嬴政当初为何要让大儒淳于越担当扶苏的老师……

    原因有二。

    第一:嬴政在切身践行夫子提出的外儒内法,所以他开办博士府,又让博士仆射淳于越担当了扶苏的老师。

    好向九州万方陈明他的态度。

    中原和关中本是一家。

    王道和霸道,未必不能兼容。

    第二:齐国位于远东之地,如果屡生叛乱,对于大秦的统治将会极为不利……而且齐地距离关中实在太远了,平叛都麻烦,尤其齐地人口各方面都保存完好,东夷人骨子里又相当能打……

    综上。

    嬴政让淳于越担任扶苏的业师,这个决策本身是没有错的。

    只需在名义上,给予大儒淳于越两个虚职……博士仆射和长公子之师……

    便可安抚中原,安抚儒家,安抚齐地。

    何乐而不为呢?

    但嬴政万万想不到……

    扶苏对于儒家思想的痴迷,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嬴政原以为扶苏出身于关中之地,又在他身边长大,自然更会倾向于法家和兵家。

    事实证明。

    嬴政对于臣子十分有识人之明,却唯独看岔了自己的大儿子。

    扶苏天性仁义,犹如命中注定,难以更改,也无法修正……

    纵然嬴政也让李斯时常去给扶苏做一些法家思想的灌输,结果却非常的不尽人意。

    扶苏极其排斥霸道!

    似乎上苍在用扶苏的实例告诉嬴政,王道与霸道根本不可能兼容并蓄,许尚的外儒内法即便短暂的得以施行,也无从传承延续……

    想到这里。

    嬴政的目光中也出现了一丝疑问,他希望获得夫子的开解。

    再观王翦和李斯……大秦的两位文武重臣,此刻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默默摇头,显然扶苏的表现,让两人失望了。

    唯有忘尘子感觉扶苏挺好的。

    天生赤子心!

    世所罕见呐!

    这时。

    “小儒生,你说的表面全对,实际全错。”

    许尚的情绪没有丝毫波动,就像是他对小儒生的回答,早已了然于胸。

    “分封诸侯,拱卫京畿,的确是古之王道。”

    “春秋的礼崩乐坏,算是加快了井田制的崩溃。”

    “至于重启分封,复归礼法,能否让一切拨乱反正……小儒生,老夫必须明确的告诉你,属于诸侯的时代,现在已经彻底落幕了!”

    “谁敢倒行逆施,谁就得身死国灭!”

    ……

    单纯的重启分封。

    后世项羽已经为我们实践过了。

    灭秦之后。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

    甚至把关中之地都给让出去了。

    自己去坐镇楚地彭城……

    最终酿成了四面楚歌,被围垓下,乌江自刎!

    这就是逆着历史大势而行的惨痛代价。

    “夫子,晚辈不懂。”

    扶苏眉头紧锁。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儒家思想的框限,让扶苏只会憧憬春秋初期的礼乐鼎盛。

    却看不见战国的血染江河!

    “没关系。”

    许尚笑笑道:“儒家思想本身就比较倾向于形而上,礼法德化,在很多腐儒的口中变成了重心不重行。”

    “岂不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老夫今天就传授你一些接地气的知识。”

    ……

    许尚并不讨厌小儒生。

    他跟忘尘子是同样的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