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许尚:我们来立个太子吧!(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镇压镇压。

    陵邑制度顶多会有些波折。

    但最终肯定还是能够顺利施行的。

    “咳咳。”

    许尚老脸一红:“秦夫人,我刚刚所言都是为了教导孩子,正所谓,道理全听,举步维艰,道理不听……死路一条!”

    “人世间的道路,没有哪条是好走的,也没有哪条是一成不变的。”

    “至于眼下的禹陵姒氏选择拒不奉招,杀肯定是不能杀的,同时我们也不能退,还是得想办法剖析清楚,禹陵姒氏究竟因何抗拒大秦至此!”

    ……

    没有人会无端的压上全族两百多条性命。

    禹陵姒氏确实不怕死!

    但这么做总有理由。

    能是什么理由呢?

    “夫子,我们大秦在一统之时,明明已经废除了斩首记功制度,打着仁义的旗帜入主中原。”

    嬴政沉思的道:“包括攻破赵国的时候,也是尽可能的选择了招降李牧,避免杀伐过多。”

    “而禹陵村位于赵燕边界之地,难不成是我大秦在燕国做的有些过火,遂传到了禹陵族人的耳中?”

    “可燕国明明没怎么抵抗,燕王喜和燕丹面临我大秦锐士压境,他们选择了逃跑,是陇西侯千里奔袭,阵斩燕太子丹,又生擒了燕王喜。”

    “这也是正常的战争范围……总不能在那些大禹后人看来,我大秦连东出一统都是错的吧?”

    “他们不是不问世事的嘛?”

    ……

    嬴政说了很多话。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服!

    没错!

    很不服!

    他真的已经非常顾忌仁义二字了!

    当初他也很听夫子的话。

    让他彻底废除斩首记功制度。

    他也是没什么二话的。

    抛弃虎狼!

    秉承仁义!

    为此,嬴政不惜彻底弃用了老将麃公,致使那位为大秦戍边了一辈子的老将军,郁郁而终。

    还有李牧……

    为了招降,嬴政听从了夫子之言,将其封为了异姓王,只为让赵地能够安生一些。

    另外。

    对于赵地的士卿阶层,他也都采取了不予追究的态度。

    只杀赵王迁一人!

    对于赵氏王族,他也都选择了包容。

    嬴政真的能做的,都做了。

    结果禹陵族人现在还要搞玩命的一套!

    那么在嬴政的眼中!

    这就是妥妥的给脸不要脸了!

    既然尔等不想要仁义!

    那就别怪我展现出虎狼的一面了!

    泥人还有三分火性呢!

    随即。

    许尚想了想,道:“据老夫所知,皇帝在邯郸之时,还是开了杀戒的。”

    嬴政:“邯郸……”

    嬴政闻言表情一怔,瞬间变得沉默了起来。

    华阳太后见状立即反应了过来,她道:“夫子,我认为这次着实是禹陵族人,有些太不知好歹了。”

    华阳太后选择了力挺皇帝。

    扶苏也罕见的拱手道:“夫子,晚辈也觉得皇帝陛下在东出一统的过程中,仁义无缺。”

    外面。

    武成侯王翦和左相李斯面面相觑,却都没敢插话。

    原因很简单。

    龙有逆鳞!

    曾经嬴政在邯郸时的回忆,便是朝中公认的大忌讳!

    恐怕也就只有夫子,才敢在皇帝面前提及旧事了。

    马车内。

    许尚轻声道:“秦攻赵,大胜之。始皇至邯郸,亲令坑杀旧居周围的数里方圆。是否有此事?”

    根据《史记》记载:十九年,秦王至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怨者,皆坑之!

    要知道。

    赵姬和幼年嬴政在邯郸可是生活了十年啊!

    身为质子!

    身在敌国都城!

    几乎可以说是,目之所及,皆为仇怨!

    而许尚此番虽然改变了大秦攻陷赵国的一些战略布置。

    但很多青史细节导向,依旧是发生了的。

    比如秦王坑杀邯郸旧居方圆的旧人……

    嬴政缓缓闭目:“夫子……确有此事……”

    做了就是做了。

    嬴政也没什么好辩解的。

    此事夫子不提。

    嬴政表示,他差点就忘了。

    亦或者。

    他是在有意掩埋过往的尘封之事。

    “坑杀,乃是赵地大忌讳。”

    许尚叹息的道:“昔年长平之战,白起就曾坑杀过四十万赵军俘虏。”

    “结果皇帝在攻下赵国以后,第一时间也在邯郸掀起了坑杀之事。”

    “可想而知,禹陵族人在听说此事以后,他们会对始皇产生怎样的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