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人人如龙!(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差!

    没有个举世公认的古礼名义,单凭上面一句话,说迁就迁?

    那就太想当然了。

    想要干成迁徙中原百万余贵的大事!

    就必须得【出师有名】!

    外加许以重利!

    不然这项政策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朝廷方面商讨的再怎么完美,施行下去也会立马变形走样,最后搞得民怨四起。

    反而成了致乱之源。

    “陵邑制度施行过后,紧接着还有九品中正制,解决大秦地方郡县基层秦吏的严重缺额难题。”

    许尚认真的道:“还有四民分业,陵邑经济中心的规划诸事,都是重中之重……小赵,你只需把这些预备政策一一摆在皇帝的面前,皇帝自然会明白该怎么选!”

    立个太子,收取中原人心。

    还能巩固大秦之国本。

    何乐而不为呢?

    历史上的始皇就是因为长期嗑药,以及过度勤政,导致骤然驾崩,这才让赵高、胡亥钻了空子。

    这次许尚绝对不能再让历史重演。

    大秦必须得早立太子。

    历来皇权传承,都不是仓促之间,一言而决的。

    你得让太子拥有自己的政治班底。

    个人声望什么的,都得积蓄培养。

    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比如朱元璋在晚年选择大开杀戒,那也确实是没办法。

    朱标没了。

    老朱不杀的人头滚滚,朱允炆凭什么能坐稳皇位?

    可惜老朱千算万算,依旧算漏了朱允炆的无能,以及朱棣的逆天运势!

    这时。

    “夫子放心,晚辈知晓该怎么向皇帝进谏的。”

    嬴政拱了拱手,尔后他道:“不过夫子……在帝国长公子成为太子之后,又当如何摆平禹陵族人呢?具体的细节流程,该怎么做?”

    对于极度难搞的禹陵族人。

    嬴政表示……

    他真的很不想承认,自己亲自出马都无法摆平的事儿。

    扶苏单靠【贤明】二字,便能轻易解决?

    嬴政在心理上无法接受。

    他认为哪怕扶苏成为了帝国储君,肯定也得走一个较为复杂的流程,才能够折服禹陵族人。

    “哈哈,小赵!”

    许尚笑笑:“你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嬴政闻言立即一拍大腿。

    果不其然。

    让他给说中了。

    “贤明是个非常重要的敲门砖,除此之外,需得心以至诚,则无往不利。”

    许尚先给此次议题定了个基调,尔后他接着道:“小赵、秦夫人,小儒生……还有外面驾车的法家小友和兵家小友,老夫现有一问,一个人究竟有哪些需求?”

    禹陵姒氏,世代守陵。

    不求财。

    不求官。

    不求名。

    可他们依旧是人……

    既然是人,就一定会有内心之所求!

    随着许尚搬出了超时代的难题。

    华阳太后沉吟了好一会儿,道:“女子之追求,无非情爱,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华阳太后年轻的时候,肯定是憧憬过爱情的。

    至于尊重……

    她乃楚国长公主,嫁至秦国,从始至终应该都没有丢失过这份尊重。

    至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华阳太后对标的应该是芈宣太后。

    两者都是楚系太后。

    华阳太后在巅峰时期,可以一言而定秦国的储君之位。

    但她终究没有个自己的孩子。

    芈宣太后则是生出了秦昭襄王……

    在这个子凭母贵的年代。

    华阳太后所差的,仅此一线而已。

    随即。

    嬴政握拳道:“夫子,人之需求,当是对于权力的掌控感,希望建功立业,开创功绩,延年益寿,千古留名等等!”

    嬴政的回答也很符合他的经历。

    首先他依旧本能的跳过了少时邯郸的过往。

    他对于权力的掌控感……

    是因为吕不韦领国执政,权臣太过。

    建功立业。

    则是嬴政背负着大秦历代先君的期盼,他必须一统九州,让大秦的旗帜四海飘扬!

    延年益寿就不用说了。

    权力和功业都有了。

    自然就想活的更久些。

    最后是千古留名……千古一帝……

    嬴政对这方面的执念,着实挺深的。

    既想要长生。

    又对千古一帝之名,念念不忘。

    毫无疑问。

    在嬴政的内心深处,其实早已清楚,长生只是个不可能实现的奢求罢了。

    “嗯,秦夫人和小赵的回答,都挺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