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狂犬吠日,不知所云(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像后世的传国玉玺一样。

    汉末袁术得到传国玉玺之后,欣喜若狂,自谓天命,遂袭帝位!

    诚然。

    袁术最后败亡于曹操之手。

    仅仅只当了两年半的皇帝。

    但袁术依旧可用驾崩二字入殡,毕竟他曾手持传国玉玺登基。

    同理。

    现今的九鼎,可比后世的传国玉玺还要更加的代表天命所归。

    只因九鼎传至姒夏,乃大禹所铸!

    九鼎不齐!

    天命有缺!

    此乃举世皆认的共识。

    车内。

    华阳太后柳眉紧锁……

    朝廷几次三番的曾在泗水打捞过九鼎,却都无功而返。

    现在孔谦以此为由,犯上发难!

    何如?

    他们似乎还真就没有任何反驳的办法。

    因为事实就摆在那里。

    大秦的确没有归齐九鼎,并且短时间也很难做到……

    这就非常麻烦了!

    于是。

    华阳太后轻声道:“孔谦这厮,应该是想要借九鼎有缺的由头,倒逼皇帝认可民代天行的论调。”

    “呵,他是在做梦。”

    许尚扯了扯嘴角。

    惟德是辅,敬天保民,这两样都是可以的。

    唯独民代天行……

    大秦绝不能认之!

    “秦皇东巡,来时祭渭水,揽禹陵,泰山封禅,琅琊开海。”

    许尚高声道:“待秦皇銮驾返回关中,路过泗水,九鼎自归。顶多就是晚了点儿,你又凭什么说天命不在秦呢?”

    许尚没有去争辩什么。

    而是做出了保证。

    只要嬴政东巡归秦之际,在泗水把豫州鼎成功打捞出来。

    一切谣言,就都会不攻自破!

    “好!老朽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孔谦轻哼一声:“我不管你是什么秦廷罪徒,亦或者其他什么人,反正你今日既然出现在了泰山的山脚下,你的一言一行,都将代表秦廷……全天下的人,可都看着呢!”

    孔谦表示,他之所至。

    举世瞩目。

    倘若嬴政归秦路过泗水,却没能把豫州鼎捞出来……

    那就没什么好狡辩的了。

    只能说明天命当如他孔谦所言,不在嬴秦!

    远处。

    林木之间。

    嬴政的脸色非常差……

    早知这个孔谦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却没想到竟难缠到了这等地步。

    辩经就辩经!

    上来就扯九鼎!

    真特么不讲武德!

    “李斯!”

    嬴政侧首询问道:“泗水郡郡守怎么回事?这都两年多过去了,他竟然依旧没把豫州鼎给打捞出来!”

    李斯闻言十分为难的道:“这个……”

    周朝灭亡,泗水落鼎,发生在秦昭襄王时期。

    距今将近三十年。

    大秦攻陷楚国之后,嬴政就命人在彭城泗水打捞九鼎……

    确实有两年多了。

    结果却连个影子都没有。

    “陛下,泗水落鼎,据时日久……”

    李斯垂首慎言的道:“微臣待会儿就派人督促泗水郡郡守,让他务必找到豫州鼎的确切落点,等待陛下东巡回归之时,便可齐正九鼎,宣示天命。”

    嬴政点头:“嗯,跟他说……若再让朕失望,他就干脆效仿屈原,自投泗水尽忠明志吧!”

    李斯:“诺。”

    泗水郡郡守也是运势不佳,此番摊上这么个事儿,等同于头悬利刃,外加半只脚踏进了棺材板。

    再观孔谦……

    高台之上。

    “正所谓天命无常,惟德是辅。”

    孔谦展开第二轮攻势,道:“商朝之所以兴盛,就是因为成汤施行德政,爱护百姓,方才得了天命。”

    “商朝衰亡,全赖纣王失德,恰逢周文王爱护民众,德兼一方,天命遂从殷商转移到了姬周的国祚之上。”

    “现今嬴秦得了天下,自当遵从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意即天意,民心即天心!”

    “唯有民代天行,方能彰显嬴秦的天命所归,华夏正统!”

    ……

    孔谦确如华阳太后所言。

    他的本意,就是一开始用九鼎有失,给予秦廷一个下马威!

    紧接着。

    他才能提出真正的诉求。

    也就是民代天行,天心民意。

    只要秦皇承认了这八个字。

    以后星火燎原,春秋再临,就都将是天命应势,民心所向!

    这是孔谦想要的。

    更是尉缭子的图谋。

    远处。

    嬴政剑眉紧锁的环顾四周:“诸卿,尔等可有能够驳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