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九世之仇,犹可报!(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许尚一行人跟着张苍,缓步走进了稷下学宫之中。

    嬴政的第一感觉是……

    此地很有岁月熏陶的肃穆之感。

    毕竟稷下学宫至今已然存续一百五十多年!

    许尚为大秦奠定了诸般国运大势,也只保证会延续百年国祚。

    一百五十年。

    大秦真有可能挺不到。

    相比之下。

    这座由齐桓公建造的稷下学宫,着实可称得上底蕴深厚。

    另外。

    稷下名义上属于官学。

    实际上历代却都是有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

    最兴盛时。

    儒家孟子,阴阳家邹子,法家慎子、申子等等,都曾在这里授徒讲学,着书立说,辩经争鸣。

    即:你只要有名望,有才学,你就可以前来稷下开班。

    完完全全的游学模式。

    儒家荀子是学宫祭酒,相当于名誉校长,不太管事。

    你能否在稷下收到弟子,积累到更高的声望。

    亦或者年轻一辈能否拜师成功。

    都是各凭本事和机缘。

    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

    在稷下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滥竽充数,浑水摸鱼……因为那样只会贻笑大方,让自己声名狼藉。

    这时。

    众人来到了第一处争鸣论辩的学堂。

    里面的声音很大。

    争论的要点也是非常入门,也就是人性之善恶。

    儒家八派,除了荀子一脉认为性本恶,其余七派都是主张性本善。

    因此。

    第一处学堂内的争辩声,明显性善论更占上风一些。

    随即。

    张苍微微侧首:“不知老先生与诸位,认为人性为善,亦或者为恶。”

    试探。

    张苍看得出来眼前几人不寻常,但他总归还是要出言试探一番的。

    如果许尚等人回答的很常规。

    那么张苍就会带他们在最基础的论辩学堂,凑凑热闹,长长见识就得了。

    反之。

    若许尚等人当真才识不凡。

    张苍则会给予更高的礼遇和重视,并带着许尚等人前往更高级别的争鸣宫室。

    这倒不是张苍势利。

    既然选择了出来行走江湖,那自然就得有两把刷子傍身。

    不然凭什么获得更高的礼遇和尊重呢?

    嬴政率先回应:“法匡天下,自当性恶!”

    扶苏:“附议。”

    张苍拱手:“原来两位是法家一派,失敬失敬。”

    李斯紧随其后:“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人性趋利避害,为了保全自身的利益,纵然损害他人也在所不惜,自当……性恶之。”

    李斯搬出了韩非子的《奸劫弑臣》之摘句。

    张苍立马听了出来:“这是我三师兄的观点,看来先生也是法家一派的了。”

    张苍并不意外,出身关中之人,八九者皆是重法。

    屠雎沉声:“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故,人性本恶也!”

    屠雎之言。

    意思是拥有相同欲望的人,会互相排挤、憎恶、争斗。

    反而同样忧愁的两个人,大概率会比较团结。

    说白了就是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皆是人之本性使然也。

    根据这句话还有许多衍生之言。

    比如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轻,兄弟阋墙之类的。

    所以。

    屠雎还是那个屠雎,他的观点一如既往的更为激进。

    张苍照例称赞了声,尔后他礼貌性的看了眼陈平……

    陈平则没有引用任何典故,他选择跟随屠雎的言论,也支持性本恶。

    低调二字。

    算是被他给玩明白了。

    最后。

    便只剩下了许尚一人……

    在张苍的瞩目下。

    许尚终于缓声开口道:“人性无善无恶,因为性本心,心本意,意本知,知行合一,谓之格物明理。”

    “我辈中人,应当有所悟,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人都有心猿意马,以理栓之,自当我心光明,谨为良知,知行合一。”

    ……

    许尚搬出了后世的阳明心学。

    人之本心,无善恶之分。

    唯有心不定,生出的意才会善恶皆存。

    就像后世的杀人犯,四处作案,却也会顺手扶老奶奶过马路,又或者给流浪猫一些吃食。

    人是很复杂的。

    你无法单纯用善恶去评断。

    只能说,在当时那个情景,他心中生出的意,为善为恶。

    即: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