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天人,神人,至人,圣人(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内圣,可真是个熟悉的议题啊!”

    许尚饶有兴致,他们之前在东巡路上的时候,便有聊过这个。

    那时候主要是为了劝导小儒生。

    莫要成为正确的奴隶。

    而是要学会适度的彰显出自身之欲望。

    人之所欲。

    本就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你越是压抑……

    反而越会误入歧途,甚至适得其反。

    那么问题来了。

    这是否就说明儒家【内圣】,毫无可取之处呢?

    自然也不是……

    很多事情是需要辨证看待的。

    千人千面。

    只能说儒家内圣,并不适合在小儒生身上一以贯之。

    这时。

    嬴政询问道:“夫子,我心中针对【内圣】的观点,多是法家之论,不知能否稳压接下来的儒家名仕。”

    许尚回应:“有局限,除了法家,还得配合道家……”

    内圣二字,本出自道家庄子之口。

    恰好道家也有一项配套的理论。

    专克内圣!

    随即。

    嬴政和华阳太后面面相觑……

    扶苏也默默的陷入了沉思。

    忽然。

    屠雎开口道:“想来夫子说的定然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屠雎喜欢所有较为激进的观点。

    毫无疑问。

    庄子《胠箧》篇中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非常对屠雎的胃口,也符合他厌恶传统儒学的态度。

    “诶!纵横家小友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许尚笑笑:“庄子也确实挺有意思,内圣外王的观点由他提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同样也是他的主张。”

    “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昭示着庄子心中的内圣,与儒家内圣是截然不同的。”

    “故!法、道兼明,则儒家内圣,必将无功而返。”

    ……

    说完。

    许尚又侧耳交代了小赵一番。

    半晌后。

    嬴政昂首阔步的走到台上,落座道:“怎么?你们还没商量好要派谁上场嘛?”

    嬴政看向了儒家八派的诸位名仕。

    方才仲良氏的对外策略:【王天下】,已经被扶苏逼的倒退一步。

    荀子首徒毛亨的【天人相应学说】,则被扶苏连占两城,尔后又因上古巫礼,阴阳天象,天命三分,直接动摇了整个儒家的根基。

    嬴政表示……

    他儿子在夫子的临时指点下,都能做到如此地步。

    那他自然得更进一步,更胜一筹!

    即:朕要辩十个!

    今天非得把儒家八派给打服了不可!

    上位。

    几个大儒名仕仍旧在交头接耳。

    他们迟迟无法派人上场。

    原因很简单。

    他们已经知晓了许尚一行人的真实身份,对于准太子扶苏他们可以妄为一些。

    但面对秦皇嬴政……

    几个大儒名仕就必须得好好斟酌。

    没办法。

    嬴政的身份实在太过特殊。

    若一个没把控好。

    彻底把嬴政给激怒了。

    绝非他们想要的结果。

    因此。

    子张正一身浩然正气的道:“乐正师弟,还是请你上场论辩我儒家内圣吧。”

    布衣子思齐点头附和:“我也觉得乐正师弟十分合适,你在内圣理论方面的造诣,实乃我等几人中的翘楚。”

    子思齐,思孟学派,走民意路线,与曲阜孔氏比较相像。

    所以。

    其余大儒名仕皆是身穿袍服。

    唯独子思齐一身布衣,代指以身践行民意之举。

    另外。

    子思齐若是登场,他就一定会主攻民意与司法,进而解救曲阜孔氏的家主孔鲋。

    毕竟他们同为儒家民意一脉。

    子思齐责无旁贷。

    回到此刻。

    “既然两位师兄推举,那我就当仁不让了。”

    胖乎乎的乐正氏没有推辞。

    一来,他确实在内圣方面颇具功底。

    二来,他很清楚自己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

    正所谓贵柔不争,以弱胜强。

    用谦恭仁爱应付秦皇嬴政的来者不善。

    便是他们儒家的最佳策略。

    毕竟硬碰硬肯定是他们吃亏。

    还是得尽量走迂回策略。

    即便真的要拿命去争,也得分对场合,外加分对时候。

    而非动则铁头娃一样的横冲直撞。

    那样不仅无法彰显他们的大儒风骨。

    反而会显得傻里傻气。

    紧接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