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至孝轻法(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为罪也。

    当连坐之。

    即:直躬揭发自己的父亲,受赏,免于同罪,也让左邻右舍免于连坐。

    站在商君的角度。

    这就是依法赏罚,明正典刑。

    没有什么看在你仁孝或者信义的情分上,就对你父亲网开一面。

    法就是法。

    法立如山。

    法贵时效。

    减刑匮法。

    法外无恩!

    “再根据现今的秦法,若直躬拥有军功,则可用功爵为自己的父亲赎罪。”

    嬴政沉声道:“如果直躬没有军功,其父也不必遭受重刑,只需按照赀刑缴纳财物,再依律流放徭役戍边即可。”

    秦法发展到嬴政这一时期。

    肉刑其实已经相对比较少了。

    毕竟动则砍手砍脚,对秦廷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缺少一个宝贵的劳动力。

    不如让罪犯去修骊山皇陵,筑驰道,建长城等等。

    当然。

    该罚的钱财,那肯定也是不能少的。

    “最后。”

    嬴政若有所思的道:“依据直躬案,现在便有了四种处罚方式。”

    “第一:至法重刑,法外无恩。”

    “第二:至功轻刑,功爵可抵罪责,缴纳财货当得轻刑,后流放徭役。”

    “第三:人治施恩,感念信义和仁孝,遂法外开恩,免除对应的一切罪责。”

    “第四:至孝轻法,如孔夫子所言,全面推崇亲亲相隐,视律法于无物!”

    ……

    嬴政把商君、自己、楚王、孔夫子的四种处罚方式,全部摆在了乐正氏的面前。

    嬴政自己肯定是选择至功轻刑。

    他不需要那么多断手断脚的刑徒。

    国家得有劳动力发展建设。

    同时。

    嬴政也不可能接受孔夫子的那一套,亲亲相隐,彻底把律法踩在脚底下。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乐正启。”

    嬴政铺垫完毕,总算开始正式发难的道:“你方才说内圣知止,需要把理想中的至善,与现实生存相结合。”

    “现在我且问你,所谓的礼在法上,是否意味着彻底颠覆现有秦法?”

    “是否代表着完全遵从孔夫子的至孝轻法,亲亲相隐……也就是不仅要把众多刑徒赦免无罪,而且还要在民间鼓励子为父隐,父为子隐。”

    “但我必须得告诉你,短期内赦免大量刑徒,徭役就会进一步加重。”

    “不然,北伐怎么打?长城还修不修了?难道皇帝的骊山皇陵也直接不建了,你觉得可能吗?”

    “若不北伐,天降陨石,亡秦者胡,民心浮动,怎能安定?”

    “不修北境长城,那你得去边关去看一看,再问问边镇的百姓,他们答不答应!”

    “亦或者在你乐正启的眼中,就只有中原百姓是人,边镇万民就全是匈奴口中的两脚羊?”

    ……

    嬴政把国政难题直接摆在了乐正启的面前。

    漂亮话谁都会说。

    可现实生存就又是另一方面了。

    大秦一直都是律法至上。

    你当然可以提出礼在法上。

    但不意味着秦法应被视若无物。

    这就像王道绝非一无是处,青史功绩高筑,注定不可能被彻底推翻。

    霸道也是一样的。

    你儒家同样推崇定于一。

    现在法家霸道一统了山河万里,结果你转头就要把律法彻底踩在脚底下。

    玩儿呢?

    此乃标准的理想太过。

    与内圣知止,并不相符。

    对面。

    “……”

    这下轮到乐正氏沉默了。

    他现在确实非常难办。

    他若选择至孝轻法,嬴政就会进一步叠加性的把国政难题,全部翻到台面上。

    包括不限于司法与军功绑定,若彻底轻法,国家内部必定震荡。

    进而加重关中和中原的对立。

    不利于山河一统。

    乐正氏总不能说,为了选择至孝,哪怕是山河一统都可以放弃吧?

    这是必不可能的。

    还有轻法会导致军功爵位制度的全面崩塌,大秦军武战力会火速下滑。

    未来匈奴之祸荼毒中原。

    又该怎么办?

    至于六国余孽趁机作乱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因此。

    至孝轻法,无可施行。

    那么乐正氏能做出让步嘛?

    只能说嬴政要的就是乐正氏让……

    让出至孝之名。

    就相当于内圣退出了一大步。

    嬴政便算是够本了。

    旁侧。

    几个大儒席位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