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避?我们……我们这是想念师傅他老人家了,现在得去多加看望。”

    浮丘伯:“咳咳,师兄之孝义,实乃我等师弟们的楷模啊!”

    毛亨:“嗯,走吧……悄悄的……”

    浮丘伯:“……”

    正当两师兄弟想要开溜的时候。

    突然。

    子思齐发话道:“毛亨师侄,你不打算为自己的【天人相应学说】,解释一下吗?”

    毛亨开口:“子思师叔说笑了,清者自清,何以为辩啊?”

    毛亨说完,又重新跪坐回了原位,他明白,自己肯定是走不掉了。

    浮丘伯见状只能自己先行前往典院,向自家师傅禀报此间的详细诸事。

    窗台下。

    华阳太后望着眼前的群情激愤,只觉无比解气。

    她想了想,转而询问出声:“夫子,儒墨乃是大敌,这个我是知晓的……可对于儒道乃是一家的言论,当真如此吗?”

    许尚笑笑:“自然并非如此,庄子对儒家非常排斥,甚至是极尽厌弃!”

    话音落罢。

    华阳太后立即透露出了满是好奇的目光。

    扶苏自然也想听听夫子的独到见解。

    许尚组织了一下语言,缓声道:“首先,庄子抨击儒家的次数,一点都不比墨翟来的少。”

    “《骈拇》一篇中,庄子言及【不失其性命之情】,也就是生而为人,应当保留自身本真的性情,所谓的仁义和礼乐,只会惑及天下,纯属多此一举。”

    “同时,在庄子看来,标榜仁义实乃万恶根源。故,君子和小人都是【残身损性】,两者毫无区别。”

    “后于《马蹄》篇中,庄子进一步加大了抨击力度,言及民众之本性,与草原上的骏马一样,应当是自然且质朴的。”

    “但儒家却制定了繁琐的礼乐制度,强行区分出了阶级,彻底破坏了百姓的本真质朴,然后转过头又说要教化百姓学会仁义……这些都是圣人的谎言和罪责!”

    “再就是《盗跖》篇,庄子直接对孔子本人开炮,讽刺其为【巧伪】,因为孔子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搬弄是非!”

    “遂,孔子才会两次遭到鲁国放逐,于卫国甚至被人沿途铲除了足迹,入齐更是差点无处容身,在陈蔡亦是狼狈至极。”

    “所以,庄子最后专门在《肱箧》篇中指明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可笑现实……儒家教导我们莫要贪图不义的财货,却又对篡齐窃国的田氏阿谀恭维,并搬出了顺应天命,吊民伐罪那一套。”

    “是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

    道家庄子看似洒脱,实则骂起人来,比墨翟还要更加的狠。

    而且庄子往往都是一针见血!

    丝毫不留情面!

    就是要把你儒家的虚伪模样,彻底踩到脚底下。

    “啊这……”

    华阳太后只觉无比叹服:“庄子他老人家,不愧是道家的执牛耳者之一,看人真准。对于儒家的见解,也是十分的鞭辟入里。”

    随即。

    屠雎咧嘴:“要我说,庄子骂得真是太好了,对儒家就应该这么办,有理有据的撕碎儒家巧伪的面具。”

    屠雎说完还专门看向了乐正氏。

    毫无疑问。

    屠雎感觉把乐正氏放在庄子的抨击位置,着实是再合适不过。

    “哈哈哈。”

    许尚勾起嘴角:“其实庄子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还有更多层面的解释,接下来就看小赵的表演了。”

    许尚教授给小赵的后手底牌。

    便是庄子的八字谶言。

    专门用来克制儒家的。

    ……

    台上。

    过了好半晌。

    乐正氏方才在百家名仕的炮轰中,缓过神来。

    他神情挣扎的道:“阁下,你用这种取巧的方式击败我,我不服。”

    乐正氏确实不服。

    君子论迹不论心。

    扪心自问。

    他是有意照搬墨翟兼爱大同的框架嘛?

    不!

    他真是无心的。

    一切都太巧了。

    巧到他自己都不知该如何辩解。

    但……

    乐正氏表示以这样的方式落败,他的内心绝对是不认的。

    尽管嬴政已经获胜,却并不能让他心服口服。

    对面。

    “之前你对韩非曾有评断,其为悖论,无以为辩。”

    嬴政饶有兴致:“现在同样的事情,落在了你乐正启的身上。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窃取道家和墨家的思想精髓,并冠以儒家之名。”

    “如此行事,何谈内圣?这同样也是悖论。”

    “庄子曾言,尔等儒家实乃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现在看来,果真是严以待人,宽以律己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