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化胡为佛(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烦恼修行,直至把浪花变成涟漪,即心即佛,则见性成佛矣。”

    ……

    此乃佛学禅宗的心学。

    而我华夏的心学,最开始应该是孟子提出了个较为全面的框架。

    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此乃孟子主张:性本善的根据所在。

    另外。

    王阳明还提出了:一体之仁。

    也就是你见到一个乞丐,在垃圾桶里刨食的时候,却没注意到手边有刀片,你本能的心生怜悯,赶忙上去提醒。

    这个时候。

    你与乞丐就是一体的。

    谓之一体之仁。

    因为你帮助乞丐,不是为了利益,也不是为了扬名。

    只是那一刻内心生出了怜悯,亦或者悲悯,这便是孟子所言的仁之端也!

    放在佛学之中。

    亲眼看见他人之苦难,遂在那一瞬间起心动念,生出了悲悯,这便是:慧根!

    没错。

    慧根不是智商。

    就像后世某个高材生,因为一点生活上的小摩擦,就给室友下毒。

    此乃典型的高智商,却没有慧根,缺少对于生命的敬畏。

    最终酿成了难以挽回的恶果。

    “呃……”

    乌氏陀蹙眉道:“前辈之意,就是让我既不要被世间的表象所迷惑,又得在尘世中抓住烦恼修行,这感觉实在太难了,且与颜师尊的坐忘无争,完全不同。”

    许尚笑笑:“自然是不同的。”

    许尚感觉刚刚的举例,明显无法吊起乌氏陀的兴趣。

    反而还容易让其心生退缩。

    毕竟成佛什么的。

    乌氏陀完全没有概念。

    但出世修行,坐忘无争却是一目了然……凌驾众生,摆脱名利欲望的束缚,则可了却一切烦恼。

    再观佛学。

    怎么成了抓住烦恼修行。

    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许尚组织了一下语言:“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着一群大和尚。”

    “某天,一个老和尚开始考教弟子,让其把所学所悟,作成谒语说出来。”

    “其中一个弟子名为神秀,他觉得自己如果当众说出谒语,若不得师傅认可,就会影响自己继承衣钵,遂私下里把谒语写在了墙上。”

    “如果师傅看见了,表示称赞,神秀就会站出来承认。”

    “反之,神秀则当进退自如。”

    ……

    许尚所说的故事,乃是后世禅宗非常经典的案例。

    那个老和尚名为:弘忍法师。

    两个弟子分别是神秀和慧能。

    另外,许尚也没有刻意解释寺庙和和尚什么的,讲故事嘛,有个差不多就行。

    这时。

    “前辈,这个神秀可真是滑头。”

    乌氏陀疑惑:“这样的一个人,肯定作不出什么厉害的……诗句吧?”

    乌氏陀不懂啥子谒语。

    中原的诗歌他倒是听说过。

    “哈哈。”

    许尚没有纠正乌氏陀的小错误,他给出回应:“神秀还是很有道行的,他做出了一个堪比你颜师尊……所处境界的谒语!”

    话音未落。

    颜产身躯一震:“咳咳!前辈,您这……”

    颜产很无奈。

    我不要面子的嘛?

    一个那般滑头取巧之人。

    居然能够与他境界相当?

    “哈哈哈,颜小友,老夫可不是为了揶揄你。”

    许尚缓声道:“这个神秀于老夫的梦中,做出了一篇水平非常高的谒语。”

    “其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也就是神秀坚持我心求净,进而把尘世的烦恼隔绝开来。”

    “勤加拂拭,不惹尘埃,说白了就是出世无争,保护自身,把修行看作摒弃烦恼的过程,同时也把众生的烦恼看作业障,远远推拒之。”

    “此为佛门小乘,只为渡个人,渡己身……”

    “颜小友,你能说你的坐忘无争,不是只求自己合道嘛?”

    ……

    神秀其实是非常有天赋。

    然而。

    他的对手却更加的天赋异禀,慧根天成!

    人总是这样。

    有对比,方有差距。

    “前辈,您这话我又得不敢苟同了。”

    颜产深吸一口气:“舍身坐忘,本就是为了求己合道,难不成我还能引导众生,一起合道?”

    “为什么就不能呢?”

    许尚神态认真:“有小乘自然就有大乘,所谓大乘佛法,便是大智慧,以及大悲悯!”

    “若众生深受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