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指桑骂槐,疯狂跳脸(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成色。

    “对照徭役法令,正常时段失期,就是罚……”

    许尚顿了顿,接着道:“如果查实中途的确遇到了阻碍,则无过矣,照常服役即可。唯独在战时,若是徭役失期……比如征发运送粮草,那确实,只要迟一天,就必定是依法皆斩,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再观此次宵禁法令,皇帝遇袭,自然就得最高警戒,宵禁时段,全城戒严。”

    “在这个特殊的节骨眼上,你于夜间行走,碰到秦吏掉头就跑,我就想问……不杀你杀谁?”

    “平时那自然就会放宽,秦法也不可能让秦吏动则便射杀民众。”

    “只能说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而且我还要再提一句,秦皇遇刺,没有全城大锁十日,全城搜捕,就已经是仁德的表现了。”

    ……

    大锁临淄,全城搜捕!

    不用想。

    那肯定得查个鸡飞狗跳。

    秦吏顺势捞点油水什么的,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比如进到一个富商家里。

    这扒扒,那看看……

    我还不能装点儿了?

    就算秦吏当着面儿把东西揣兜里,富商也只能老老实实的陪笑脸。

    因此。

    嬴政遇刺只是宵禁,没有全城追剿墨家叛逆,这就真的很可以了。

    儒家八派属于眼闭着硬挑刺。

    至此。

    子思齐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他确实没怎么研究过秦法,心中成见,外加惯有的印象,让他对秦法本能的生出苛暴之念。

    事实上。

    秦法到了嬴政一朝,只是太过细致,啥都要管,而且还连坐。

    其次便是徭役……

    国家需要劳动力搞建设,嬴政在徭役诸事上,确实抓的比较紧一些。

    这时。

    西方席位。

    名家公孙龙开口道:“我也来讲两句吧……说到底还是临淄民众对于秦吏不够信任,总觉得秦吏如狼似虎,见之发颤,本能逃避……这就是个双方信任磨合的问题,等再过些年月,临淄百姓对于秦吏较为熟悉了,遇事自然就会敢于上前交涉了。”

    公孙龙这番话颇为公道。

    引得嬴政和李斯频频点头。

    果然把公孙龙带来是正确选择。

    另外。

    像临淄这种大型郡城,下辖的都是十分干练的关中秦吏,素质绝对一等一的高。

    即……虽然大秦前期的秦吏严重不足,但郡一级的大城,总还是勉强裹得住的。

    县一级再往下,那就真没办法了。

    暂且只能搞什么乡三老制度,基层自治。

    法术派:“赞同。”

    法势派:“赞同。”

    稷下的法家还是有的。

    与此同时。

    扶苏身边的两个禹陵长者也开口表态。

    禹陵长者:“秦法于秦皇遇刺之后,全面宵禁戒严,确实理所应当。”

    禹陵长者:“对照商君之法,现今的秦法明显在逐步放宽,这显然都是十分良好的趋势。”

    两位禹陵长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们两人既然被挑选过来了,那自然对于儒家和法家都是较为了解的。

    他们避世为先祖大禹守陵,不代表两眼一抹黑,啥都不懂。

    旁侧。

    阴阳家邹奭勾起嘴角:“刚刚的某位道家前辈,似乎发火发的有些太早了啊!现在怎么样?还要为这个齐商做主嘛?”

    人宗鹖冠子:“……”

    邹奭表示绝不放过任何一次跳脸的机会,鹖冠子着实也有些尴尬。

    毫无疑问。

    鹖冠子对于秦国同样心有成见,这使得他对于现今的秦法也不甚了解。

    注意。

    是现今的秦法……

    鹖冠子经时日久,对于商君之法肯定是早有耳闻,应该也做过粗略的了解。

    但还是那句话。

    无论是儒家也好,道家人宗也罢。

    都有主观情绪过重之嫌。

    说是以人为本,以民意为重,悲天悯人……

    实际上都是妥妥的人制。

    属于对法制的倒退。

    就这样。

    原本义愤填膺的人宗鹖冠子,现在一下冷静了下来。

    顿时整个广场都为之安静了不少。

    阴阳家邹奭继续道:“要我说,你们既然这么同情齐商郑横,这么想要为他做主……就不能光说不练吧?都掏点钱吧!看看尔等的悲天悯人,到底值几个钱!”

    邹奭的毒舌瞬间升级。

    这已经不是跳脸了。

    而是等于指着鼻子,大骂子思齐和鹖冠子虚伪了。

    同时。

    道德绑架的招数。

    向来是屡试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