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雷霆手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笑话。

    子思齐再败一场,这已经是第四轮了。

    此番论辩不可能一直进行下去。

    第五轮就是胜负手。

    如果子思齐依旧不能倒逼许尚退让一步,他就是妥妥的一败涂地。

    从今以后。

    儒家思孟学派都得背上今朝的惨败烙印了。

    这时。

    子思齐深吸一口气,正式道:“阁下,看来民意投票裁决确实行不通,我重新秉持擢选民意代表,进行司法监督的观点。就像阁下刚刚所提出的,把医患案情进行全国公示一样……此举同样也有九州万民监督司法之意,我们算是拿出了相同观点。”

    子思齐原本借助场外优势,遂尝试着往前踏了一步。

    结果许尚在端木景医患案件中,大获全胜。

    没办法。

    子思齐只能又再度缩了回去。

    也就是重新变成了民意监督司法审判。

    这显然是无可厚非的。

    司法有两条底层逻辑。

    第一,为民众服务,维稳社会。

    第二,不断朝着完美正义迈进。

    两条叠加。

    便是民意参与监督司法审判的根据。

    也让子思齐能够继续留在台上。

    否则。

    他立马就得下场回家,洗洗睡了。

    对面。

    许尚耸耸肩:“既然你想要提倡民意代表监督,那就监督好了。”

    许尚明白,子思齐绕来绕去,无非就是想要攀扯尉缭子。

    那就以此定胜负,决生死。

    子思齐直入主题:“阁下,我们接下来就来论一论东郡陨石案的本身吧。”

    “从临淄推栏公示可知,秦廷之所以能够判定孔谦乃天命案的幕后真凶,最直接的证据便是尉缭子前往过曲阜孔氏的家族祠堂。”

    “再有孔氏子弟的供词,言及孔谦与尉缭子之间,存在着深度交谈。”

    “可交谈的具体细节,我们却无从得知。”

    “秦廷也是通过尉缭子的特殊身份,揣测是孔谦裹挟了尉缭子,再通过庙堂内部的博士府,内外勾连,最终联合东郡士卿布下了东郡陨石案。”

    ……

    子思齐把秦廷的天命案定论,大概捋清并复述了一遍。

    反正就是孔谦乃幕后黑手。

    尉缭子、博士府、东郡士卿统统都是从犯。

    主从分明。

    曲阜孔氏如果被彻底定刑,势必就得夷灭三族。

    天命极罪,前所未有。

    杀的人头滚滚。

    绝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许尚点头:“此乃秦廷对于东郡陨石案的定论,你如果想要翻案……就得拿出确凿的证据,光靠嘴说可不行。”

    许尚很清楚。

    秦军封锁了东郡,不进不出。

    子思齐是不可能再拿到什么实证的。

    那就只剩下了一条路……

    “我方没有确凿的罪证,不过却有民间的一些论断,就请阁下和在座的各位,姑妄听之。”

    子思齐说话没有说死,还是给自己留了后路的。

    “尉缭子少时曾言: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德,贪利诈伪者作,乖乱反目,谓之:萌芽巇(xi)罅(xia)。”

    “这段话的意思是九州动乱,暴君当朝,世族公侯官吏都是毫无德行之人,以致君民反目,这便是帝国崩塌的萌芽前兆。”

    “遂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

    “天地诞生有合离,亦有始终。这说明万物也都存在缝隙和裂痕,那么就得运用捭阖之道,审慎处理,此便是圣人之道。”

    ……

    子思齐说完,还专门拿出了一篇竹简。

    上面篆刻着:纵横家【抵巇(xi)】篇。

    此乃历代鬼谷子的秘传主张。

    子思齐肯定搞不到原本。

    他手中所拿的,乃是甪里先生周术托人回忆而来的复刻本。

    上面也没有【抵巇】全篇。

    只有部分摘录。

    也就是尉缭子曾经亲口说过的主张。

    以此为证。

    显然是能够增加尉缭子乃是布下天命局真凶的概率。

    “阁下,尉缭子从少时便要立志封圣,并且其深谙捭阖之道。”

    子思齐摆出了事实。

    尉缭子既有野望,也有手段。

    另外。

    许尚曾言及青史裂缝的概念。

    那么在尉缭子眼中,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

    好在……

    子思齐境界不够,他只知搬出万物皆有裂缝的套话,却无法更加精准的指认尉缭子……后者就是想要通过青史裂缝,进而在霸道的废墟上,重新构建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