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豪商吗?”

    “再者,你动则言及要让那些底层黔首拥有自己的土地,然土地何来?”

    “无非就是杀富济贫罢了!”

    “可那些底层黔首,他们就都是淳朴的吗?君不见多少浮躁刁民,乡野懒汉,若无士卿贵族的督促,他们根本生产不出多少粮食。”

    ……

    子张正说到这里……

    便暴露出了他的认知偏见。

    即:子张之儒,看似把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挂在嘴上。

    实则在他们眼中。

    只有士卿贵族,富农豪商才是【民】。

    至于底层黔首在子张正的眼中是什么呢?

    没错。

    唯【牛马】二字,方能一言以蔽之。

    因为只有牛马才要时刻督促鞭策,不然就会偷懒懈怠。

    而那些富农豪商都是通过自己的勤劳致富。

    你一直都是牛马黔首。

    只能说明你始终都不够努力。

    再者。

    士卿贵族,富农豪商的几代人积累。

    凭什么能够被牛马一朝翻身超越呢?

    阶级自古存在。

    只需教导富人乐善好施,仁德八方。

    再洗脑黔首安贫乐道,持续努力。

    自然就天下太平了。

    “许尚,只有士卿贵族和富农豪商才是国家支柱。”

    子张正认真的道:“比如每逢天灾,朝廷救济不及时,还不是要靠富农豪商周转腾挪,接济乡里?曲阜孔氏赈济魏民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你现在却要搞什么陵邑迁徙政策,欲把诸侯后裔、士卿贵族、富农豪商全部弄到关中守陵。”

    “你这分明就是自掘帝国根基,中原若只剩下一群黔首贱民,不得引导,不得教化,必将导致纷乱扰攘,四海难安。”

    “另外更重要的是……就算你迁走了富农豪商,很快就又会冒出来新的一批人。”

    “这些底层乍富之辈,他们再与郡县流官互相勾结,必会致使民将不民,国将不国,届时又是谁之过也?”

    “只有士卿贵族,世代居于当地,哪怕为了家族的名望,外加子孙后代的延续,他们也会很好的维护地方民众。”

    “同时对于富农豪商,只需倡导勤劳致富,多多引导底层黔首,方能让那些难得教化的浮躁懒汉,走上耕种多产的正途。”

    ……

    至此。

    子张正算是把自身的主张观点,全部陈述清楚了。

    他的核心之意。

    说白了还是那一套,各种强调士卿贵族和富农豪商的重要性。

    尔后对于郡县制的流官,以及底层黔首各种贬低打压。

    不得不说。

    子张正还真是中原士卿阶层的利益代言人啊!

    一番话说下来。

    惹得在场众人中。

    不少仅剩的百家名仕,竟纷纷暗自点头起来。

    原因在于……

    流官往往是三年任期。

    在职期间,有的恨不得从嗓子眼里也伸出一只手,疯狂捞钱。

    反正后续调到别地以后。

    哪管什么洪水滔天。

    因此。

    子张正没有狡辩杜撰,他对于郡县流官的批判,也是切中了要害实情的。

    至于士卿贵族因为世居当地,相比之下,更为顾忌自身名声,遂会多行仁德善事。

    同样也是实情。

    只不过有些稍显片面……

    士卿贵族中有好有坏。

    就像底层黔首也分淳朴勤劳,懒散刁民等等。

    可凡事都有个最大公约数。

    即:底层黔首一旦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多劳多得,耕种积极性高,自然就会勤快居多,懒散偏少。

    子张正之所以觉得底层黔首难搞。

    那是因为子张正一族,拥地十万亩,下辖多有农奴和佃户。

    还有一些则是依旧实行的井田制分成。

    子张正这么整……

    是个人都会成为懒汉。

    就像你的老板跟你说:小老弟加油干,明年哥再给你娶一房嫂子。

    这不是扯犊子嘛!

    只能说……

    阶级歧视,已然蒙蔽了子张正的双眼。

    使得他自行一叶障目,不愿醒来。

    “啧啧啧!好一个勤劳致富,黔首贱民需要引导。好一个士卿贵族世居当地,遂因名望多行仁德之举。”

    许尚手中的剑刃微侧,子张正的颈项瞬间出现了一道血痕。

    “子张正,我告诉你,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你只谈德化引导底层黔首,却绝口不提土地利益诸事,然后还想要黔首们多多勤恳劳动,给你们这些士卿贵族种地。”

    “你这不是在搞笑吗?哦!勤劳我们,致富尔等?你怎么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