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其犹龙耶!(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白了。

    就是孔子把老子看作了偶像。

    这便使得道家的位分极其之高。

    老子传孔子,孔子传墨子。

    儒墨曾经并称当世显学。

    可道家始终都能高高在上,脱于世外。

    此皆是老子的遗泽。

    也使得道家天宗之人,同龄不同辈,比如北冥子的弟子,跟荀子是一个辈分。

    荀子见到北冥子,得喊一声北冥前辈……

    可别小瞧了民间的辈分之差。

    这就相当于在官场上,卿大夫见到了三公,就得老老实实行出躬身大礼,而三公往往只需跪坐不动,稍微的抬手示意即可。

    “老子为游龙,本是应当。”

    子张正顺着话茬承认了许尚之言。

    一般情况下。

    儒家之人是不太喜欢这句其犹龙耶的。

    因为他们会感觉自己好似天生就被道家给压了一头。

    但子张正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必须得借用道家的开派祖师之言,临死前扳回一城。

    “老子曾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子张正思索道:“老子的理想国,乃是民众有兵器,却用不着,因为没有冲突。”

    “民众亦不用频繁迁徙,因为没有苛政和压迫。”

    “民众也不用船舶和马车,包括盔甲诸事,全都派不上用场……”

    “唯有当人们回到结绳记事的朴素状态,尽皆安于自己的生活,并习惯周围的风俗衣食。”

    “如此,纵然比邻相挨,民众互相都能听到狗吠鸡鸣,可两方之人却到死都不来往。”

    “此便是老子对于愚民的态度。”

    “贵者恒贵,当常怀仁德之心。”

    “贫者恒贫,则应安贫乐道,自然而然。”

    ……

    子张正摘取了道家名篇【老子】的第八十章……其中的短短一句话……

    标准的断章取义。

    只挑对自己有利的说。

    只为佐证那什么贵者恒贵,贫者恒贫……

    “哎!真是有够狡辩的,老子若知晓他之所言,被你这般运用,估计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许尚蹙眉:“话说,你子张正可有切身经历过贫穷?吃了上顿没下顿,全家的吃食,多是留给孩子,尔后是需要干劳力的男人,其次是女人,老人……一切只为全家能够生存下去。”

    “但难免会碰到孩子生病的情况,这个时候你就得挨家挨户的去下跪借钱,不然你的孩子就得夭折。”

    “甚至于,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死,所以就得多生几个,能否长大,全凭天意。”

    “直至落到你们的嘴里,变成所谓的……天公地道……”

    “可贵者恒贵,贫者恒贫,就真的是天公地道吗?”

    “你子张正怎么不去安贫乐道一个试试?”

    “不对,尔等儒家八派和孔门贤哲正宗的所有子嗣,即将遭受流放惩戒。从今以后,你们的后人就都得安贫乐道了!”

    “如何?天道循环,因果报因,子张正……若是真如你所言,那么你的后人,纵然经历千秋万代,也别想再翻身!”

    ……

    秦廷杀的主要都是曲阜孔氏的三族,还有田氏之人。

    对于儒家八派和孔门贤哲正宗。

    只诛首恶。

    其余流放。

    一切皆按秦法行事。

    “许尚!”

    子张正压抑着低吼:“就算你用我的后人各种威胁,我的观点也照样不会变的!贫富自有天定,祖上没有先贤余荫,凭什么享有富贵?这本就是天公地道!”

    子张正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妥妥的豁出去了。

    “哼!”

    许尚冷哼一声:“可鸡犬之声相闻,民众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的开头,老子早已明确说了只适用于小国寡民。”

    “试问,你觉得这齐地五郡,大几百万的人口,算是小国寡民吗?”

    “还有现今一统之大秦,共计两千七百万人口,算是小国寡民吗?”

    “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道家开派祖师的话,尔等都敢断章取义!”

    “你们儒家先贤孔子,见到老子都得赞一声其犹龙耶……你子张正倒好,公然玩起心眼子来了。”

    “摸摸你那剥了壳的鸡蛋脸,你是个什么东西?竟敢篡改定义老子之言,你够格嘛!?”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