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壮哉我诸夏少年,与国无疆!(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家开派祖师老子之过。

    对此。

    许尚表示……依旧可解……

    “子张正。”

    许尚组织了一下语言:“我得着重跟你强调两个要点,老子提倡的是少私欲,视素保朴……而非彻底的无知无欲。”

    “我等生而为人,要吃要喝,还要繁衍生息。”

    “你就算遍寻老子真言,他也没有说过存天理,灭人欲。”

    “至于不尚贤,使民不争……究竟何为贤?此事无可定论。”

    “昔年楚王好细腰,于是张仪做出了玉女论,楚王对此谓之贤才也。”

    “近有孟尝君招揽三千门客,就连鸡鸣狗盗之辈,他也视其为贤士。”

    “还有……孟尝君身材矮小,曾遭到某地民众笑话,于是孟尝君拔出长剑,带着门客便四处砍杀百姓,最后扬长而去。”

    “事后无人觉得这有丝毫问题,孟尝君依旧是高高在上的王公贵胄,他麾下的刽子手同样也还是贤才。”

    “故,老子所言的不尚贤,并非是指灭智贬才,而是劝慰当时的某些贵卿要收敛自己的欲望和作为,少特么打着尚贤之名,却各种瞎折腾!”

    ……

    我们看待老子之言,不能太过书本化。

    更重要的是……

    需得结合当时的现实情况。

    进而思考老子为啥要这么写。

    难道堂堂道家的开派祖师,被孔子视作游龙一般的人物,反而提出了灭智贬才的主张,亦或者灭除人欲什么的。

    这不现实。

    因为存天理,灭人欲……绝非道家无为……

    “至于,虚其心,弱其志。”

    许尚轻叹:“可老子还说了实其腹,强其骨……你子张正若是有本事,使得人人都能吃饱饭,我必不驳你。”

    “问题在于?你除了断章取义,还能干点什么正事儿?”

    “反正在我看来,虚其心,弱其志,这六个字同样是对春秋贵卿说的。”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你上面各种奢靡贪华,百姓自然就会心生诡道。”

    “同样的,士卿们少有点志向,少折腾一些老百姓,多多休养生息,自然百姓便会跟随效仿之。”

    ……

    对于古代的底层黔首而言。

    那些高高在上的王公贵胄,实际上就跟神明无异。

    先贤血脉加身,要么就是天生富贵。

    王族那就更不用说了!

    百姓见之不敢直视。

    所以。

    先有虚其心,再有实其腹。

    先有弱其志,再有强其骨。

    这十二个字必须连着看。

    你单摘出来,那肯定就非常像是纯粹的愚民之言。

    实则按照上行下效的逻辑。

    你对百姓想要做到虚其心,那你就更得做好表率。

    包括弱其志……

    春秋各国的那些破事,许尚都懒得多提。

    真就是你们那些士卿王族,可少有点志向吧!

    别特么一天天的各种折腾。

    咱们无为一些。

    比什么都强。

    综上。

    老子道德经中的第三章,愚民只是表象,真实还是劝诫权贵阶层,少作为,更不要乱作为。

    “彩!!”

    扶苏也非常捧场的带头高喝了一声。

    这种时候。

    扶苏越发的意识到……对于古之典籍的解释权和定义权,究竟是何等的重要。

    同样的道德经第三章。

    从子张正的嘴里说出来,那就是各种愚民。

    反观夫子……则是为民做主……

    两相对比。

    再度高下立判!

    刑台之上。

    屠雎连连合掌的道:“哈哈哈!现在到底谁是大真,谁说大伪,一目了然!”

    话音未落。

    周围的齐地民众和黔首头目纷纷振臂高呼。

    “夫子大真,子张大伪!”

    “夫子大真,子张大伪!”

    “夫子大真,子张大伪!”

    ……

    群情激昂。

    民意尽显。

    田荣见状瞬间又变成了霜打的茄子。

    孔鲋直接就懵圈了。

    他知晓秦廷背后的百家夫子许尚很厉害,却没想到居然厉害到这种地步。

    道德经的第三章都能解读出新的含义。

    而且还能自圆其说……

    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啊!

    最边上。

    “哎!”

    田横深深的叹了口气,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赶紧让我死吧……

    他是真不想再亲眼看到许尚大放异彩了。

    阳光太刺眼!

    田横现在只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