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收网,杀!(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许尚扶额:“只要你没有暗中捣乱,我就一定会是十拿九稳的。”

    尉缭子:“……”

    ……

    十日后。

    泗水宗祠。

    原本应该在按部就班的誊写三字经的屈衡和昭弘,莫名其妙的就开始对着宗祠牌位大哭了起来。

    “哇!我等今朝所为,破了千百年来的规矩,大不敬于诸位春秋先贤,孰是我等之罪也!”

    “朝廷或行仁政,当以四维八德为仪范,维护祖宗之法为惯例,春秋鼎盛,百家争鸣,九州文脉同盛于当世。”

    “故,原本我辈应当承袭先贤遗志,继诸圣之文脉传统。”

    “奈何现今身不由己,己难由心,晚辈愧色,宗师元光,遂于宗庙以哭之。”

    屈衡和昭弘开始搞事情。

    事先宋义是知情的,他表示不参与,所以他也并不惊讶。

    共敖就不一样了。

    咋写着写着,屈衡的昭弘就突然鬼哭狼嚎起来,给共敖整的一脸懵逼。

    过了好半晌。

    共敖无奈的道:“屈公,昭公,你们这又是何必呢?今儿个你们就算是把嗓子哭哑了,也无济于事啊!”

    共敖认为大丈夫流血不流泪。

    屈衡和昭弘的做为,真是太丢人现眼了。

    秦廷能吃这一套吗?

    “哼!你这莽夫,不懂就一边儿去!”

    屈衡怒声呵斥,根本不想跟共敖多做解释。

    显然。

    在屈衡的眼中,共敖与他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遂轻视之。

    实属正常。

    与此同时。

    从九江郡,陈郡,南郡纷纷有大批百姓聚集而来。

    这些人显然都是屈、昭两家的手笔。

    俗称万民请愿,只为呈上万民书。

    他们昼夜疾行,非常有组织的进入了泗水郡。

    由于声势浩大。

    官吏没有贸然拦阻,而是选择了上报。

    东巡随行的锐士大军自然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火速挡住了万民请愿的队伍,并且进行了全面的包围。

    可楚地万余民众这次并非造反。

    秦军总不能强行将其全部歼灭。

    于是。

    究竟要如何解决,最终还是上报到了许尚和嬴政居住的庄园之中。

    尉缭子也在……

    前来传送消息的王绾沉声道:“夫子,赵上卿,屈衡和昭弘实在是处心积虑,先整出了哭庙的动静,现在又组织了万民请愿,他们这样的举动,跟造反没有任何区别!”

    王绾本能的想要严办屈衡和昭弘,以免让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许尚对此表示:“屈衡和昭弘确实想要造反,只不过那支万民请愿的队伍,我们总得妥善进行处理……万民书何在?”

    既然是请愿,自然就有万民书。

    王绾闻言赶忙双手呈上。

    嬴政就近率先接过瞧了瞧……等到快速阅览完一遍以后,嬴政便用自己的言语进行总结道……

    “第一:楚地民众希望秦廷能够尊重楚地的祭祀传统,对于湘君神明,当例行祭祀之,且不应再擅动泗水。”

    “第二:对于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楚地民众希望用楚文进行篆刻推行,理由是保护九州文脉的完整,以及对于楚地先贤不可大不敬。”

    “第三:关于货币和度量衡诸事,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习俗成例,民众希望秦廷能够沿用旧例。”

    “呵呵,这个万民书写的可真是……不用想都知道出自屈、昭两家之手。”

    ……

    嬴政面容冷峻。

    显然屈衡和昭弘的作死,已然触及到了他的底线。

    就像儒家八派一再妄为。

    泥人还有三分火气。

    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来必须得上杀手锏,砍一些人了。

    “小赵。”

    许尚想了想,道:“你去请示皇帝,命令东巡锐士挑选一批楚地百姓前来请愿,人数大概在千人左右。至于屈衡和昭弘……直接押往泗水行宫即可。”

    许尚对于昭弘和屈衡的杀手锏,早就准备好了。

    他就等着这两个家伙自取灭亡呢。

    至于一开始为何没有直接雷霆发难。

    如果动作过快……

    难免会让景氏一族连投效的机会都没有。

    许尚总得给那些愿意倾向于大秦的楚地贵族,一次机会。

    而且他也得分清究竟哪些是顽固分子。

    又有哪些可以争取过来,比如宋义和共敖。

    反正一句话。

    现在他想要的时机已经到来。

    此时出手。

    方为完美一刻。

    就这样。

    两个时辰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