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内部大清洗(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国尉屠雎亲率三千栎阳甲兵,带着【真 · 昌平君】迅速抵达了泗水郡城。

    某大殿之中。

    今日东巡随驾的众大臣全部齐聚。

    尤其是楚系秦臣派系。

    除了分配在外的部分地方官员,嬴政命令昌文君把能召集前来的楚系秦臣,全部都召集了过来。

    许尚则是并没有掺和到此次的内部清洗之中,反正他该交代的都已经交代完毕了。

    嬴政可以很好的执行下去。

    首先就是李信前往调查屈氏一族和昭氏一族的账本,景清则被护送了回来,也主动上交了账本。

    即:屈景昭三家,景氏一族的账本已经有了。

    剩下的两家,李信出手向来干净利落。

    不交账本,就直接沿途一路刑罚加身。

    那些个楚地大贵族,根本抗不住。

    很快也就交代了。

    屈、昭两家的账本分为一明一暗,明的自然就是可以拿到台面上看的,暗的就是一些贿赂诸事了。

    这倒给嬴政省事儿了。

    因为都不用仔细甄别哪些送礼属于惯例了。

    直接按照屈景昭三家的暗本详查即可。

    另外。

    扶苏那边还在坚持分发土地,有都尉军和蓝田游骑护卫,安全方面倒是不成问题。

    只不过原定前往的地方,改成了较近的淮阳郡,就在泗水郡旁边,距离昌平君反叛的九江郡有些距离。

    而扶苏坚持分地造成的影响就是……

    当地的士卿贵族加速倒向了昌平君,但秦廷却获得了楚地黔首平民的拥护。

    毫无疑问。

    妥妥的利大于弊。

    这种时候。

    楚地士卿贵族如果想要展现出自身的能量,主要得看通过名望能够号召多少平民黔首为己所用。

    结果扶苏分地……

    直接把淮阳郡的士卿贵族和黔首平民,进行了根本性的利益分化。

    单纯的士卿贵族,其实并没有多么厉害。

    就算投靠了昌平君。

    也只不过是些形式表面主义而已,对于大局产生不了什么决定性作用。

    ……

    回到此刻。

    某大殿之中。

    嬴政居于上位,他面前的案几上摆放着已经挑选出来的各式竹简账本。

    下方右列:右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去疾,渭阳君,昌文君,九卿诸公,楚系秦臣诸公……

    下方左列:武成侯王翦,陇西侯李信,伦侯蒙武,军侯辛胜,军侯冯劫,军武勋贵派系等等。

    反正基本上东巡随驾的重臣,今日全部到齐。

    嬴政微微抬目的道:“诸公,对于楚地掀起的叛乱诸事,你们怎么看?”

    面对嬴政的询问。

    群臣都显得有些沉默。

    若按照正常的流程,一般李信或者蒙武这个时候就会站出来表示十日之内,他们便可以率军平息叛乱。

    然而。

    今天却出现了例外。

    一向酷烈好战的李信,都罕见的没有对于楚地叛乱表态。

    武成侯王翦则始终都是压轴的顶梁柱。

    除非嬴政主动开口,一般王翦是不会直接请战的。

    至于其余诸将,现在也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忽然。

    昌文君连忙站出来道:“陛下,微臣整治楚地十一郡不利,这次酿成了此次的叛乱事宜,还望陛下责罚。”

    话音未落。

    右相王绾立即道:“昌文君,泗水打捞九鼎不利,狱中惊现投毒诸事,现在又楚地皆反……而且据传还是你的兄长昌平君举旗谋逆,这件事恐怕不是简单的责罚,就能彰显我大秦法纪的。”

    话音未落。

    御史大夫冯去疾也附议道:“陛下,我第一时间去查了昨夜的狱吏,共计五人,全部畏罪自尽,这明显就是有人在暗中谋划啊!究竟谁有如此大的能量?又有谁敢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冒奇险行事,尽管我没有证据,但现在似乎嫌疑人已经昭然若揭!”

    右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去疾,两人都是关中勋贵派系的重臣。

    现在楚系秦臣派系出了大纰漏。

    他们理应顺势前压。

    因为按照正常的逻辑,一旦二世登基,楚系秦臣派系必将如日中天。

    芈宣太后时期的巅峰外戚执政掌国,又将重现。

    这对于右相王绾和御史大夫冯去疾都是极为不利的。

    再者。

    泗水打捞九鼎不利,狱中惊现投毒诸事,昌平君公然反叛……

    这一件事中的任何一个。

    都足以让昌平君吃不了兜着走。

    所谓的推行一统国策不利,反正都是一些小问题了。

    现在三项大罪集中爆发。

    右相王绾和御史大夫冯去疾理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