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祭王之礼(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至死。

    标准的理想主义者。

    为了大楚的复兴。

    理当从他的死亡开始。

    昭休由衷的希望,他的忠烈意志,未来能够传遍楚地,直至野火燎原。

    可惜……

    有些事情,终究只能是妄想罢了。

    紧接着。

    昭氏一族的众多旁支,纷纷开始站队。

    他们中的小部分人,仍旧愿意站在昌平君的一边。

    而大多数昭氏分支,则与宋共为伍。

    大难临头,明哲保身。

    从楚国旧人的眼中,这是可耻的。

    但从宋、共的眼中。

    你昌平君真就值得我们压上一切吗?

    显然不值得!

    我们宁愿相信二世扶苏,毕竟扶苏的身上也有着我们楚人的血脉,又贤名加身……

    “共驩,与虎谋皮,你会后悔的!”

    昌平君非常感动昭休的雪中送炭,这也让他愈加憎恶共驩如同墙头草一般的背叛!

    所以。

    他终究没能忍住,在最后放了句狠话。

    对面。

    共驩望着身边的宋氏一族,以及部分昭氏分支,道:“呵!昌平君,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次秦廷拜将之人,可是你的外孙扶苏,他的生母,是你的女儿。”

    “外孙打外公,你们一家子倒是有意思,自己内讧,还非要裹挟什么国仇家恨。”

    “他扶苏再怎么说,都跟你打断骨头连着筋。”

    “再者,时移世易,你昌平君被贬为庶人的这些年,时代早就变了!”

    “我就问你一句,单论能力和名望,你昌平君有哪一点……比得上长公子扶苏?”

    “人家要贤名有贤名,要血脉有血脉,要身份也有身份!”

    “你昌平君有什么?莫名其妙的成了替身……你反而了不起了?”

    ……

    共驩火力全开,尽说大实话。

    扶苏跟昌平君的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妥妥的一家人。

    一个外公。

    一个外孙。

    现在一家人要争个高低,关他们这些外人何事?

    如果他们真的在战场上把扶苏给杀了。

    昌平君难道还真能封赏他们不成?

    真的太乱了。

    关系套着关系,血脉连着血脉。

    再叠加所谓的国仇家恨。

    真假替身。

    这就注定昌平君无论如何,都聚拢不了人心。

    因为昌平君身份、血脉各方面都不够纯粹,让人难以效死。

    忽的!

    “嘭!”

    昌平君愤慨拍案,他一忍再忍,可共驩实在有些太过分了。

    就逮着他的心底,一顿猛扎!

    这谁受得了啊?

    “共驩!我的复楚之心,从未变过。昔年有勾践卧薪尝胆十年,今朝本王亦然!”

    昌平君猛的起身:“至于你共驩的叛国之举,后世必将百代铭记。另外看在死去共敖的面子上,本王可以任由你安然离去,但你如果再敢肆意狂言,小心本王让你尝尝吾之宝剑……利否!”

    话音未落!

    共驩丝毫不给面子的拔剑相对:“哼!冒牌伪王,你能奈我何?我剑也未尝不利!”

    共驩属于典型的顺毛驴。

    吃软不吃硬。

    他越是受到打压,反弹的就越是厉害!

    因此。

    昌平君原本只是想放几句狠话。

    结果现在却被共驩直接顶到有些下不来台。

    只见昌平君脸红脖子粗了好一会儿,最终也没能憋出半个屁。

    众多屈氏旁支长者见共驩要动真格的,也立马怂了,不敢再火上浇油。

    否则。

    天晓得这莽夫共驩会做出何等事情?

    倘若秦军未至。

    他们自己就先行互相残杀,打的人仰马翻,那可就彻彻底底的全完了。

    就这样。

    昌平君和屈氏旁支长者等人,抱着以大局为重的心理安慰,非常憋屈的放任共氏一族、宋氏一族和昭氏部分分支先后离去。

    最终。

    “嘭!”

    昌平君应声跌坐在了临时王座之上,他直愣愣的望着眼前的案几,脑海中则浮现出了扶苏的模样。

    是啊。

    那是他的血亲外孙。

    无论他认与不认。

    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现在外孙打外公,冰锋未至,仅用几个攻心的小手段,就让他麾下的贵族势力迅速土崩瓦解。

    包括下面的楚地黔首民众也离心离德,人心惶惶,民心士气一夕尽丧。

    霎时间。

    昌平君不由得想起了那位神秘的百家夫子,都说扶苏得了百家夫子的真传指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