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收民心(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策与否,就都是次要的。

    扶苏几乎百分百会成为大秦的二世皇帝,才是重中之重。

    于是。

    共驩后续不再犹豫,也交出了共氏一族的所有田契,分发于当地的万千民众黔首。

    这期间他没有任何的阳奉阴违,亦或者暗中耍小心机。

    共驩拿出了绝对的诚意。

    扶苏表示甚为满意。

    相比之下。

    宋氏一族就有些滑头,对于交出田契土地,各种耍小手段。

    扶苏自然都能看出来的。

    他的意思也非常简单。

    今儿个他来收地,宋氏一族若是配合,他扶苏就会牢牢的记在心中。

    假设宋氏一族不配合。

    那么下次前来执行土地分发的,可就不是贤明加身的长公子了,而是别的封疆大吏。

    这么一来。

    前者是贤明的帝国长公子,准太子,未来的二世皇帝。

    后者是……未知……鬼知道下一任封疆大吏,究竟好不好相处。

    当这道选择题摆在宋氏一族的面前之时。

    傻子都知晓该怎么选了。

    横竖未来都是迁徙的,在长公子的手下交地,明显更有好处一些。

    哪怕只是给扶苏留个好印象。

    他们都是赚的。

    最终。

    扶苏平叛完毕,并未迅速班师交差,而是在请示过皇帝之后,就地开始推行徭役代分土地政策,以及陵邑迁徙制度。

    屈、景、昭、宋、共。

    五大家族的土地,每天都在整合上交。

    其余中小士卿贵族见状,也都选择了跟随……

    他们中有的属于聪明人,也看明白了,只有选择投靠长公子,才能够做到未来可期。

    不然。

    没有靠山。

    何谈未来?

    至于另一部分则是随大流,五大家族的土地都交了……

    你不交?

    你什么档次,还梦想着独善其身?

    这不扯犊子嘛。

    事已至此。

    交给长公子,总好过交给别的什么贪官污吏。

    说到底。

    扶苏的贤名在外,就像一个旗帜招牌,平时或许看似没什么大用。

    实则在关键时刻,就总能获得人心依附。

    毕竟没有人会不喜欢一个贤明的准太子,武力威慑固然也能让他们屈服,可贤明德化的作用,显然更加能够深入人心。

    半个月后。

    某日清晨。

    扶苏来到军营门前。

    只见印入眼帘的是满满的楚地民众黔首,他们全部跪伏于地,热泪盈眶。

    他们是来谢恩的……

    扶苏见状深吸一口气,高声道:“尔等今后都是我大秦子民,土地可以是你们自己的,包括朝廷也在全面普及基础教育,还有……关于分田到户,用水协调较为困难之事,我这里也有了龙骨水车可以惠及民生,提高粮食的产量。”

    过往土地都在一个大贵族的名下。

    用水较为统一。

    现在家家户户都是私田,再分乡与乡,亭与亭。

    用水往往就会产生各种纠纷。

    非常难搞。

    怎么办?

    夫子的龙骨水车,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很快。

    只见数架马车分别拉着龙骨水车的部件,出现在了万千楚地民众黔首的眼前。

    下一刻。

    所有人都开始了山呼海啸般的谢恩。

    扶苏给了他们土地。

    扶苏给了他们儿孙识字的机会。

    扶苏也给了他们用水的便利。

    这简直就是妥妥的皇恩浩汤啊!

    “太子殿下万年!”

    “太子殿下万年!”

    “太子殿下万年!”

    ……

    万千楚地民众的狂热欢呼。

    昭示着扶苏在中原的影响力,进一步的提高。

    赵地、齐地、楚地。

    现在也就剩下魏地和韩地了。

    至于燕地……不提也罢……

    旁侧。

    共驩望着眼前的帝国长公子,还有狂热的眼前楚地民众黔首。

    他现在只有一种感觉。

    那就是选择投靠扶苏,绝对是一件再正确不过的选项。

    民心拥趸至此。

    若扶苏再无法承继帝国的二世之位……

    共驩表示他无法想象。

    反正现在他认为长公子就是板上钉钉的秦二世。

    他共氏一族未来也必定能够获得皇恩庇佑,未来一片光明。

    ……

    与此同时。

    九江郡。

    时入深秋,冬季将至,细雨连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