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坐而论道(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嬴政这两天心情很好,因为只要楚地能够安定,整个中原也就稳当了一大半。

    甚至于包括朝廷内部,也会比过往少一些暗流汹涌。

    毕竟有些楚系秦臣派系的蛀虫,吃里扒外,是真的非常可恨。

    好在眼下都已经清除了。

    整个大秦的国运,想必都会因此而蒸蒸日上。

    结果在这个节骨眼上。

    又冒出来了一个楚地隐仕……

    正常情况下。

    嬴政对于所谓的隐仕,都不怎么看得上眼的。

    只是有夫子的前例就摆在眼前。

    许尚曾几何时,也是个隐仕。

    所以。

    嬴政一想到此处,立马就收起了轻视之心。

    一个擅长谋划布局的在野隐仕。

    又能够控制巫觋图腾,操纵人心,这点还是有些麻烦的。

    也正因此。

    许尚才要把楚地巫觋文化,强行并入阴阳家之中,外加还要慢慢废掉民间的淫祀之权。

    祭祖,没关系。

    祭神……此乃大秦皇族才能够拥有的专属特权……

    不经允许,擅行祭祀者。

    当问罪之。

    这时。

    “上卿,夫子。”

    昌文君拱手道:“泗水改道诸事,如想尽快完成,就不能再出现溺死之人。否则,不仅是楚地徭役劳工会人心惶惶,包括从关中征召来的青壮,同样也会心生猜忌和恐惧。”

    一个工地,总是死人,这还怎么干的下去?

    现在的情况就是……

    楚地有在野巫祝,为了阻止泗水改道,甚至不惜令人从上头投河,说白了肯定也是以祭祀的名义,害人性命,进而达到破坏秦廷改道泗水的目的。

    旁侧。

    右相王绾接过话茬的道:“我们现在已经镇压收服了楚地五大家族,伪王谋逆也已经尽数荡平,项氏一族刚刚被连根拔起……再收拾一些民间的巫觋,还不是手到擒来?”

    王绾的意思,直接来硬的。

    反正前面他们都硬了这么多次了。

    再硬一次,彻底解决问题。

    似乎就能够一劳永逸了。

    然而。

    许尚却摆了摆手,道:“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出师有名。此次黄石公提前定了基调,说是【泗水龙脉,断之不祥】,他有说错吗?显然在楚人看来,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在许尚眼中。

    长江、黄河、万里长城,九州文脉,都可以被称作龙脉。

    唯独泗水……显然有些份量不够。

    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许尚的眼界。

    对于大多数楚民而言,尤其是泗水两岸的民众,泗水就是龙脉,更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尽管秦廷现在拿出了龙骨水车。

    但水车的作用,只能保证来年春耕之时,楚地黔首民众的庄稼灌溉不出问题。

    却无法阻止在野巫觋煽动人心。

    尤其在野巫觋扯出的大旗,还极具正当性……

    “夫子。”

    右相王绾微微垂首:“我的意思是,最起码要让那个黄石公闭嘴才行,他若是后续再说些什么,显然只会给我大秦增添更多的麻烦。”

    王绾的这个提议,倒是还算有些道理。

    即便不采取血腥的镇压方式。

    也总得控制一下后续的舆情传播。

    忽然。

    尉缭子饶有兴致的道:“一个小隐隐于野的黄石公,倘若他有心想跑,这个时候再去抓就已经晚了。毕竟他可是号称圯上老人,又称下邳神人,谋略格局方面,决计是不差的。”

    下邳黄石,淮阳应曜。

    楚地的两大顶尖隐仕,论名望估计比商山四皓都要更高一筹。

    尉缭子自然是知晓一二的。

    这使得他对于黄石公相当认可。

    “尉缭所言在理,直接抓……肯定是有些麻烦的,而且费力不讨好。”

    许尚明白,像黄石公和应曜这样的顶尖隐仕。

    贸然杀之,难免会惹人诟病。

    比如商山四皓……

    许尚也只是将其关押致死,而非将其直接斩首。

    这里面有根本性的区别。

    除非黄石公和应曜真的犯下了什么大逆之罪。

    “对了,这样吧。”

    许尚想了想:“以老夫的名义,分别去往下邳和淮阳,邀请黄石公和应曜前来坐而论道。”

    “期间我会试探黄石公是否铁了心要跟大秦作对,假设他只是单纯口无遮拦的评判时事,那么这个事儿还是可以翻篇的,我们不能不让人说话。”

    “反之,黄石公若是跟儒家八派一样顽固,那就只能出一手下策了。”

    “我记得黄石公早先曾说过一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现在他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