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神而明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是他想要复刻圣天子垂拱而治,神而明之的在世形态。

    嘉靖成功了吗?

    其实还是挺成功的,奈何前期做的颇好,中后期逐渐开摆。

    最后变成了嘉靖、嘉靖,家家皆净。

    但不得不否认的是……

    嘉靖通过在世封神,把自己塑造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觉的神,进而加强了帝国的统治。

    也使得他……看似一心修玄,却依旧能够把权力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而且。

    嘉靖还通过一手云在青天水在瓶,把所有的因果都转嫁到了严嵩的头上。

    比如嘉靖并不会直接颁布政令,而是通过写青词的方式,让下面的大臣去自行领悟。

    这个时候重点就来了。

    事情若是办得好,那肯定都是陛下的功劳。

    事情若是办的不好,只能说明是大臣会错了意,领悟不够。

    反正横竖嘉靖都是不承担任何因果的。

    所有的名之对立,成败与否,都全部由办事的臣子一肩挑之。

    此乃【守虚】之境的歪曲用法。

    因为嘉靖搞到最后,已经不是守虚了,纯粹就是怕玷污了自己的圣名。

    一味求净,必当触发反者道之动。

    于是便出了个海瑞,通过一篇治安疏,把民间传颂【家家皆净】的现实,摆在了嘉靖的面前。

    使得嘉靖当场咆哮……欺天了……掀桌子啦……布响丸辣……

    至于在帝王心术中,比较类似【守虚】的手段。

    无非就是皇帝想要捞钱,尔后通过宠信奸臣,搜刮百姓,直至民怨四起,皇帝再斩杀奸佞,名利双收。

    还有……

    皇帝忌惮某个军功威望卓着的清正老臣,自己动手有损圣明,那就假装昏庸,大力提拔宠信异己奸宦,默许奸宦干掉清正老臣。

    事后皇帝终于痛心疾首,不再昏庸,严惩奸宦,并顺手给清正老臣一个体面的葬礼啥的。

    而这件事的结果便是:皇帝成功祛除了功高震主的心腹大患,损失无非就是一个白手套而已,可谓是血赚不亏。

    这同样也是转嫁因果。

    乃守虚的一种方式。

    更高明一些的。

    那就必须得提一嘴刘邦了。

    很多人根本看不明白刘邦有多厉害。

    而在许尚的心中,刘邦在【守虚】一道上,具有极高的先天禀赋,甚至比嘉靖还要高。

    原因在于……

    你看刘邦很能打吗?

    确实挺能打的。

    但刘邦绝对打不过兵仙韩信和霸王项羽。

    你看刘邦属于非常充满智慧,是当世最聪明的嘛?

    显然也不是。

    张良、陈平都比刘邦聪明的多。

    你看刘邦的政务能力当属第一吗?

    这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论政务能力,我们的人形移动泉水萧何,才是绝对的无可争议。

    这么一来……

    好似刘邦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反而十分符合许尚所说的让之又让,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这也不管。

    那也不管。

    可我们的老刘同志,在青史上却依旧夺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

    说明刘邦从更高的维度,达成了【守虚】应人,进而【合道】顺天。

    以此角度我们再去看待刘邦。

    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刘邦跟各个阶层的人,都很能聊得来。

    注意。

    这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阶层不同,环境不同,成长不同,就会造成许多很难交流的阻碍。

    举例说明。

    刘邦和自己的父亲:刘老太公聊天,一讲就是如何支个小摊,顺便搞点钱,就像个只知逐利的小人。

    然而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刘老太公就只能听懂小利……

    还有非常着名的一个经典场面。

    刘邦和项羽对弈,开口就是你我是兄弟,我的爹也是你的爹,炖了我们的爹,记得盛汤我们各分一碗。

    这是典型的避重就轻。

    另外。

    类似的事情,其实早就发生过。

    昔年魏国有名将乐羊,得魏王之命,攻伐中山国……可他的儿子却被中山国给抓住了,并威胁乐羊退兵……

    乐羊不从。

    遂中山国把其子给烹了,并做成了肉羹,尔后送到了乐羊的面前。

    乐羊直接当着中山国使者的面,把自己儿子化作的肉羹,一口一口吃完喝尽!

    中山使者自然是大惊失色,回去在朝堂上汇报的时候,连带着让中山君臣全都慑于乐羊之无情心性!

    于是。

    乐羊趁着中山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