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豫州鼎,惊现!(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皇,决计是不简单的。

    而许尚对嬴政的发言,也是连连点头,赞同不已。

    “儒,法,墨……”

    许尚接着述说道:“墨家方面,墨工肯定要大力发展的,就拿龙骨水车举例,以后农田灌溉将会相当便利。”

    “还有马鞍、马镫、马蹄铁,对于骑兵的战力,也将产生划时代的作用。”

    “故,我打算后续在朝堂改制的时候,把墨工从九卿少府的下辖属臣中,专门分离出来,然后才能更好的兴建九州大秦。”

    ……

    三公九卿制度,其实是比较落后的。

    第一,内外不分。

    内庭就是皇帝的家事。

    外朝乃是国事。

    而九卿少府名义上负责的是:为皇族管理征收山海池泽之税。

    这显然是对皇帝的内库负责。

    注意。

    内库是内库。

    国库是国库。

    皇帝用内库里的钱,就等同于花自家的私房钱,一道谕旨下去立马就能办。

    而国库不一样,就算皇帝要花国库里的钱,那也得与大臣们商量着来。

    这就是内外之分。

    问题在于九卿少府,一手掌管山海池泽税赋的内库,一手又控制着承担国家建设的墨工。

    此为典型的内外不分。

    有什么危害呢?

    那肯定会造成有人打着皇帝的名义,更加便利的捞钱,而且你还没办法查。

    比如御膳房的清单,你敢查吗?

    皇帝早中晚上吃啥,你居然还敢详查?

    这跟造反有什么区别?

    因此。

    只要贪腐扯到了皇帝的头上。

    甭管秦法再怎么详细缜密,都没有任何卵用。

    因为王在法上,任谁都是查不动的。

    这么一来……

    就必须推行内外朝制度。

    也是许尚后续朝堂改制的大方向。

    忽的。

    右相王绾反对道:“夫子,士农工商,应当泾渭分明。若把墨工从九卿少府中独立出来,自成一部,则墨工难免再度开始起势。”

    据传,现今在野的墨家已经从齐地文墨和楚地墨侠,合二为一了。”

    “尽管之前夫子曾言,墨子以人的身份死去,将框死墨家的发展上限。”

    “但……墨家于我大秦而言,着实是危害甚大,不得不防,尤其对于工造的身份,绝不能与士人平起平坐”

    ……

    中原齐地主张四民分业,士农工商,人人平等。

    关中大秦主张士农工商,泾渭分明。

    像王绾这样的勋贵高官,会本能的想要打压墨家,绝不可能让其冒头。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

    九卿少府,现在就是关中勋贵派系之人。

    如果把墨工建造独立出去了。

    就代表着关中勋贵派系的权力大损。

    以后王绾再想暗中操盘黄河修缮诸事,那可就难上加难了。

    遂。

    王绾自当会极力反对墨工进行部门独立。

    与此同时。

    冯去疾也开口附议了王绾之言。

    这就是整个关中勋贵派系强烈反对了。

    嬴政见状微微蹙眉……

    许尚依旧面色不变,好似一切都在掌控范围之内。

    这时。

    蒙毅竟然从左席末位拱手道:“夫子,我赞成把墨工从九卿少府的下辖中,独立出来。”

    “因为夫子明显是想大力发展工造建设,未来在陵邑稷下学宫之中,也会专门开班。”

    “而从科班出身的工匠,身上的墨家标志就会越发淡化,直至变成工家,亦或者匠造家,反正这些都是有利于国家建设的,我十分赞成。”

    ……

    蒙毅表态,相当于军武勋贵派系的部分意见。

    嬴政闻言瞬间明白了,夫子为何要把蒙毅从关中调回来了。

    自然是得专门压一手关中勋贵派系。

    随即。

    王翦勾起嘴角道:“有理。”

    王翦言简意赅,力挺了蒙毅一把。

    王绾和冯去疾当即有些蔫了。

    军武王家和军武蒙氏都赞成的事情,又有夫子提出,皇帝明显也会同意,那么这个事儿就很有施行基础了。

    “我也觉得有理。”

    嬴政果不其然的接过话茬:“想发展,想建设,注定都是离不开墨工匠造的。反正以后的人才,大多都会从官方学宫中选拔而出,有科班的标志,也就再难跟在野的墨家同流了。”

    嬴政此话一出。

    扶苏率先捧场附和。

    尉缭子也连连点头。

    许尚表示:“很好,接下来就是阴阳家了,这个确实得着重唠一唠。”

    “阴阳家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