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迎九鼎,承天命(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壳作为货币,这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交易需求。”

    “还有便是……农民把粮食换做金钱,意味着产生一次价值置换,金钱再购买衣物,又会产生一次价值置换。”

    “反观用粮食直接兑换成衣物,就只发生了一次价值置换……”

    “从宏观层面来看,【货币流通性】减半,就意味着价值斩半,对于商贸发展绝对是极为不利的。”

    ……

    现世有一种政策叫做货币放水。

    如何放呢?

    直接印钱?

    没必要……

    国家只需释放【货币流通性】,就相当于进行了大放水。

    比如调整贷款利率。

    还有企业炒股专项贷款准备金啥的,就都是进行了一次放水。

    以及某西方国家,扩大债务上限。

    按照债务货币的基础逻辑。

    债务越多,货币越多。

    同样也是大放水。

    本质上都属于释放了【流通性】。

    综上。

    以物易物,不仅存在各种物品置换上的麻烦。

    而且更重要的是……

    会从事实上造成【流通性】减半,必然对商贸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放在现代社会就是不可想象的灾难,相当于大萧条。

    非常恐怖。

    “唔,太复杂了。”

    扶苏感觉好像听懂了,但又没有完全听懂。

    因为他细想的话。

    就会觉得以物易物的过程中,货品本身的价值都是实际存在的,不存在斩半的空间。

    但按照夫子所说的货币流通性,等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

    货币不流通,等于不存在。

    货币加倍流通,价值翻倍显现。

    那以物易物确实是斩半了。

    “我现在突然有些领会到名相管仲究竟有多么厉害了。”

    扶苏揉了揉脸,看来能搞商业的,也都不是简单的人物啊!

    嬴政喃喃自语:“货币流通性,钱庄制度,商贸经济,商业税赋……原来如此,夫子这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欲用商业方面的税收,慢慢比肩甚至于取代农业税收的存在……”

    嬴政说着说着,便想到了他的仲父吕不韦。

    我们的文信侯同志,在嬴政的人生中,绝对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曾几何时。

    嬴政也一度在心中鄙夷过吕不韦的商人出身。

    可现在看来……

    他那个能够喊出奇货可居的仲父,着实是个大才啊!

    奈何。

    时也,命也。

    忽然。

    “夫子的这套商贸货币流通性理论,若是被管仲和吕不韦听去,定会奉为圭臬。”

    王翦主动开口道:“不知夫子对于当世,可有商贸大才,引为推荐一下。”

    王翦身为军武勋贵派系之首,他居然对商人没有太多偏见,这简直是一种奇迹。

    见惯了爬冰卧雪,折戟沉沙。

    就注定难以容下不劳而获,投机取巧。

    但……

    无论我们抱有怎样的看法。

    显然商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随着时代的推移,商人对于社会的产生的作用,也会越加的水涨船高。

    “这你可真是问倒我了。”

    许尚若有所思的道:“商贸大才,女子我有一个人选,男子的话,必须得是中原出身,这确实得好好找找看了。”

    “或者可以总结我的一些商贸论断,再结合商圣范蠡、名相管仲和吕不韦对于商贸方面的意见,汇编成书,”

    “并于陵邑稷下中组建一个商家科目,专门教授经商诸事。”

    ……

    商家,春秋便已经有了。

    说起来。

    士农工商在春秋似乎并没有泾渭分明。

    真正强烈打压工、商阶层的,确实非商鞅莫属。

    左席。

    王绾眉头紧锁的道:“夫子,我可以理解在治世时期,适当提高商人的地位……但在关中开办一个商家科目,这是否有些难度太大了?”

    大秦对于商人的打压,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层面。

    而是扩土开荒之时,法律强制要求赘婿与商人第一时间就得应召,否则必有重罚!

    首先秦法就不承认商人的地位。

    又何谈开办商家科目,谁敢把自家孩子送去就读啊?

    “秦法无需立即修正,但商人的地位却必须抬上一手。”

    许尚并没有改变主意,他自然明白关中对于商人的抵触和厌恶,可不能因为这个困难,事情就不办了。

    总有办法解决的嘛。

    “我记得巴蜀之地有一个女豪商,名叫巴寡妇清,她在修建骊山皇陵的过程中,贡献颇多。”

    许尚侃侃而谈的道:“提供钱财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