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迎九鼎,承天命(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能够大概做到地力常新壮。”

    “反正我认为农家就是要多研究对于地力的充分利用,还有二十四节气对于庄稼生长,更为详细的作用。”

    “天时、地利都到位了,后续我会想办法再把耦犁改良一下,弄出个曲辕犁,保证以后让老百姓的翻地效率,大大增加!”

    ……

    曲辕犁,农耕神器,其实早就应该问世了。

    只不过许尚一直都没怎么闲的下来。

    后续可以找个机会。

    好好想一下曲辕犁的细节构造,再慢慢完善即可。

    “哇!这才是真正的农家啊!”

    扶苏听完夫子所言,只觉农家又重新恢复到了诸子百家之首的位置,而且还是极其的实至名归。

    说一千,道一万。

    民以食为天这件事,绝对是无可争议的。

    不给你吃饱饭。

    什么儒、墨、道、兵、法、阴阳都是白扯。

    “许公,你这才是真正的惠民于千秋万代啊!”

    尉缭子有些感叹的道:“再加上你之前所说的两季稻谷种植什么的,要种子有种子,要工具有曲辕犁,要种植方法你也有一堆理论……这下让那些后辈慢慢学去吧,他们站在许公你的肩膀上,真是天大的幸运啊!”

    尉缭子这次反应有点大。

    没办法。

    其余地方什么商家理论,虽然也很出彩,但跟【种地】【产粮】相比,那确实没有什么可比性。

    尉缭子表示……

    天大,地大,种地最大。

    由此可见。

    许尚绝对是居功至伟的。

    随即。

    扶苏、王翦、蒙毅纷纷垂首:“许公,惠民千秋,当为青史永记。”

    王绾、冯去疾、邹奭也连声附和:“夫子今日之论,必可成为近数百年来的农家第一人。”

    这种事情。

    王绾也是发自内心的由衷敬佩。

    夫子太生猛了。

    简直就像一个治世百宝箱。

    永远能够拿出数不清好东西。

    特别是涉及到农业生产……

    之前所有的商业理论,必然都需要建立在农业之上。

    农业生产提不上去。

    什么商贸经济都是浮云。

    因此。

    许尚对于农家科目的诸多安排,也让他的商家理论有了切实的用武之地。

    这也是使得所有人全都感到无比信服的真实原因所在。

    至此。

    陵邑稷下学宫的百家科目诸事。

    也就暂且告一段落了。

    许尚后续又补充了几句乐家、小说家之类的小科目,可以视情况而定的开办瞧瞧。

    还有便是医家、兵家这两大类。

    医家怎么说呢。

    现在都是家族传承,或者师傅带徒弟,传男不传女。

    你让那些名医去讲课,他们也不会把真本事教出来的。

    不过医学想要得到发展,在陵邑稷下还是得开办一个医家科目,聊胜于无嘛。

    兵家方面。

    大秦真正的兵家都在军中。

    各个都是拿战功说话。

    如果你从陵邑稷下的兵家学科中,毕业了就能当百夫长甚至千夫长。

    那这岂不是全乱套了吗?

    至于教出来个将才,让其去从小兵慢慢磨练做起,死亡率太高了。

    而且本身能够从战场上活下来的百战老兵,往往各个都不一般。

    商君的军法诸事,已经尽可能的保证了秦军晋升途径的合理性。

    不过嘛。

    军武勋贵子弟前往镀金什么的,好像也是有搞头的。

    即:兵家科目,相当于顶层精英教育,只有军武勋贵派系的一小戳人才能具备的特权。

    想完这些。

    许尚犹豫了下,却也没有立即提出来,来日方长嘛。

    不必急于一时。

    正当这次讲课正式结束之际。

    突然。

    外面的主街道上,有铁鹰锐士快马疾驰而过。

    同时。

    只听铁鹰锐士一路高喊:“豫州鼎出世,天命归秦!”

    下一刻!

    东方阁的众人全部虎躯一震,外加双目绽放出些许精光。

    包括北冥子也不例外。

    我们的北冥大师这辈子,寻常事物注定很难勾起他的好奇心,唯独九鼎除外!

    那号称承载了九州天命之物。

    谁不想近距离观摩一下。

    好好领略一番大禹的手笔!

    “走,下去看看。”

    许尚起身道:“如果是消息刚到的话,估计泗水河畔那边应该已经把豫州鼎往我们这边运了,正好我们也去迎一迎。”

    迎九鼎,承天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