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擎天一柱(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组成了三方平衡。

    也是三级改制后的郡县制度完全体,大体上已经属于最优解了。

    “夫子放心,收尾的事情我一定会尽快全部安排妥当的。”

    嬴政离开关中日久,现在距离咸阳越近,他就会越发的生出归乡的迫切之感。

    接下来。

    许尚又带着嬴政等人打了会儿五禽戏。

    尔后他出了两题,例行考了下小儒生(扶苏),督促一下后者的百家功课进步程度。

    最后便是许尚与华阳太后一起下下棋的消磨时光了。

    另一边。

    北冥子随同一队栎阳甲兵,带着应曜所在的棺椁,前往广场处绕了一圈。

    他如愿的亲眼瞧见了豫州鼎恢复如新的外观。

    还有众多楚地乡亭巫师长者大呼神迹的模样。

    他不得不承认……

    许尚的手笔真是高明啊!

    这时。

    黄石公瞧见了北冥子,便迅速走了过来道:“北冥大师,这就要离去了?我们顺路一起?”

    北冥子点头:“当可一起……奈何应公无缘亲眼见到许公亲手布置的现世神迹,可惜可惜。”

    黄石公负手:“无妨,反正以后都会有天下人替应公过目观瞻九鼎天命的,想来这亦是应公的毕生所愿。”

    北冥子闻言有些意外的看了黄石公两眼,后者的境界状态,好像变得更加释然了。

    这是好事儿。

    黄石公望向广场众人:“原本我对楚地巫觋文化挂上阴阳家的名号,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现在好像……世事无常,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北冥子勾起嘴角:“这说明还是许公的道行高深啊!竟然能在无形之中,折服于你。”

    黄石公:“非也!我只是自己想通了,不干许公的事儿。”

    北冥子:“嗯,自己想通了也挺好。”

    黄石公:“……”

    ……

    三日后。

    论功行赏。

    在平叛和泗水捞鼎过程中的众多文臣武将,全都获得了爵位提升与奖赏。

    尤其是第一个找到豫州鼎的黑夫……

    其从民爵突破至了士大夫爵。

    可别小瞧了这一点。

    按照军功爵位制度,平头老百姓就算砍再多的人头,也只能达到民爵封顶,多余出了的人头可以换钱,难以晋升。

    而黑夫这次获得的提拔,等于他正式跻身成为了士卿贵族,以后有望入庙堂之列,享诸公之位。

    随后。

    东巡队伍开拔,从楚地泗水正式前往了魏地五郡之一:河内郡。

    三州州牧:昌文君,李由,赵摎留下,推行一统国策,落实徭役代分土地制度,等到五座陵邑建造的差不多了,再跟进陵邑迁徙制度。

    国师邹奭留下,继续处理兼容巫觋文化事宜。

    王翦重新恢复泗水成功,后面让州牧李由持续关注泗水的情况。

    蒙毅负责押送豫州鼎,随着东巡队伍一起,先去魏地,再经赵地、韩地,入函谷,进而回到关中。

    其余地方就不去了。

    绕的太远了。

    其实赵地也可以不去的。

    只是考虑到李牧即将率领四万赵边骑出征匈奴,把出世的豫州鼎拉过去巡视一番,总该能够增长一下军队士气,外加民心归附的。

    ……

    另一边。

    魏地,博浪沙。

    唐朝李白曾题诗曰之。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韩国灭亡以后,张良的亲弟弟死了,他都没有给予厚葬,而是带着三百族勇,先是在楚地淮阳呆了一阵子,后面又去往了东方的齐鲁之地,于临淄一观夫子血屠稷下,覆手之间,镇压田齐逆党。

    张良再不敢于临淄多待,深怕自己被牵连识破,身死陨灭。

    然而。

    他不能死。

    决不能死!

    为了复韩,张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承担任何风险,哪怕逆天而行,纵然神罚加身,他亦是断然不改心中之志的。

    或许天可怜见。

    张良得到了力士沧海君的相助。

    此人擅使百斤链锤,狂舞如旋风,直面之下,无可匹敌!

    于中原之地。

    堪称霸王之下的第一悍勇!

    单论力气而言。

    恐怕军神李牧直面沧海君,也得避其锋芒。

    当然。

    李牧也不可能跟沧海君玩什么单打独斗,没必要。

    其麾下四万赵边骑,现已装备了军武神器,一旦发起冲锋,管你什么神勇沧海君,通通都能塌成肉泥。

    不带有丝毫的悬念。

    这天。

    随着始皇的东巡队伍,越发的靠近魏地河内郡,即将途径博浪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