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博浪沙(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魏地出身,可见魏地五郡,人杰地灵,其中也不乏有胆大妄为者。”

    大秦确实有很多名臣都是出自魏国,最为标杆的当属商君,昔年被魏王各种看不上。

    只能说……

    我们中原大魏可真是个人才输出地。

    大秦属于占据最多的红利的那一个。

    “韩地也不可太过小觑之。”

    华阳太后笑笑:“名匠郑国,法家韩非,还有一个尉缭子前辈曾经专门接触过的张良……五代相韩,祖父张开地,张良字子房,我还是很有印象的。”

    华阳太后对于许尚之前开解东郡陨石案,并分析尉缭子每一步布局的时候,她只觉心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也让她记住了尉缭子分别在山东六国接触的每一个人。

    随即。

    嬴政也立即有些想起来了,夫子的过往推衍中,对于那个张子房的评价可是颇高的。

    这么一看的话。

    结果明显就有些一目了然了。

    下一刻。

    尉缭子当场板上钉钉的道:“能够想到于博浪沙提前埋伏行刺之人,需要打听到皇帝的大概东巡路线,张良确实是有这份能力的……同时他估计也害怕皇帝归秦的时候杀个回马枪,把韩地公族都给清理一遍,遂只能选择剑走偏锋的刺杀之举。”

    尉缭子三言两语间,便把张良的不得已,猜出了个七七八八。

    张良从某种角度而言。

    其对于韩国也是非常愚忠的。

    青史上。

    张良对于韩王成那叫一个忠心耿耿,苍天为鉴。

    结果刘邦反手就用一座城,把张良轻易换到了手中,韩王成根本看不到张良的价值。

    然而。

    张良却仍旧对韩王成念念不忘,直至韩王成在项羽的钳制下,上吊自尽,张良才算破灭了复国的梦想,转而开始死心塌地的辅佐刘邦。

    综上。

    张良万万见不得秦廷在韩地大兴齐楚之事,也就是横扫了田氏一族,以及芈姓熊氏公族……同理,韩地公族岂非也将危在旦夕?

    张良一心护主。

    注定会提前有所动作。

    “小儒生的功课还不够精深啊!”

    许尚笑着道:“你不能只看眼前的局势,还要多多分析我的过往推衍,这一点就连小赵也有些忽略,当罚……秦夫人倒是超常发挥了一次,蛮好的。”

    根据青史的轨迹来看,秦末的魏地,没有什么大才。

    真要论的话。

    秦末十八诸侯中的魏豹,就是个铁废物,烂泥扶不上墙。

    相比之下。

    魏豹的夫人薄姬,绝对是个心怀大智的人。

    不争不抢。

    生出了个汉文帝。

    这份功力绝非运气那么简单。

    还有就是女神相许负……

    这么一看的话,当前的魏地,倒是多有女子之才。

    紧接着。

    面对许尚的评断。

    扶苏微微垂首。

    嬴政则是本能的摸了摸鼻翼……

    这种时候就是典型的一个人尴尬,不如两个人一起尴尬。

    说到底,嬴政对于夫子所言向来比较重视。

    只不过在他看来,韩地从来就不值当他太过于放在眼里。

    嬴政宁愿相信魏国有乱党,都不觉得韩地有人能够扑腾出浪花。

    没办法。

    韩地的弱小,犹如一直以来的偏见。

    才让嬴政在此番决断上,略逊了一筹。

    当然。

    有人不嘻嘻。

    就会有人笑嘻嘻。

    这个世上的悲欢离合,从来都是不相通的。

    反正我们的华阳太后在得到夫子专门称赞以后,内心还是挺高兴的。

    她本来都打算继续当个小透明了,谁知还能有意外之喜。

    再观尉缭子……

    “许公,你怎么不评价评价我?”

    尉缭子表示他推断的不是更准些?

    许尚扶额:“你就别凑热闹了,老实交代,之前你致仕离秦出函谷,在经过韩地的时候,都给张良说些什么了?”

    许尚还挺好奇尉缭子都是怎么点拨张良的。

    从青史的结果来看。

    张良真正开悟成长的时间,应该在博浪沙刺杀失败以后,前往楚地下邳得到黄石公的全部传承,方能在境界上一日千里。

    如此。

    许尚判断尉缭子估计并没有把自己的真传,教授给张良……最起码也是保留甚多……

    “许公,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啊!”

    尉缭子深吸了一口气,道:“其实我当时经过韩地,主要是想要看看张开地来着,奈何彼时韩国已灭,张开地已然不在了……所以我才碰到了张良,便与之闲聊了几句,我发现……”

    尉缭子言至于此,眉头微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