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惩贪措施(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点头:“夫子所言在理,万民请愿为某个贪官补亏空,这实在太过夸张了,不用想都知晓其中必有内情。”

    华阳太后也发声道:“还有第一种情况,革职留任什么的,确实要不得……贪官就是贪官,指望他食民而肥的吃饱,这理论也未免太过离谱了。”

    扶苏闻言立即附和:“没错,惩贪就不能留出太大的空子,否则岂非纵容贪官挤破头的往里钻?以后只会情况更糟……”

    嬴政、华阳太后和扶苏本身就有点偏向于许尚。

    现在听许尚说到一半。

    他们立马觉得……

    果然还是夫子讲的更加有理有据。

    不过站在嬴政和华阳太后的角度来看,他二人也很清楚贪官的用法。

    但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小道。

    注定不能替代整体的官场廉洁之大局。

    就像我们知晓男人都是好色的。

    难道我们就要利用和纵容男人的好色特性?

    当然不可能……

    所以才有了礼。

    发乎情,止于礼。

    这就是社会共识的……上佳的男人本色……

    或许你又会说了,男人心里各个龌龊,都是一个样。

    但老祖宗又言,君子论迹不论心。

    对待贪官也是一样的。

    明面上的共识制度,与台面下的小道潜规则,这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

    有些事,它就是上不得台面。

    否则造成的影响。

    必然是弊远远大于利。

    “小章同志,你不打算为老夫说句话吗?”

    尉缭子求支持的道:“赶紧的,讲上两句,也挺一下老夫的论点。”

    章邯傻眼:“前辈,我这……”

    章邯这下子算是体会到了进退失据,左右为难的现实处境。

    他既不能直接驳了尉缭子的面子,也不能跟夫子和皇帝唱反调。

    怎么办?

    “咳咳。”

    章邯轻声道:“尉缭子前辈与夫子对于贪腐的论点,本质上是互为表里的,不可一概而论,只能说……皆可酌情应用。”

    章邯选择了一碗水端平。

    而他的一句互为表里。

    可见他是真的听懂了。

    也真的听进去了。

    尉缭子的想法就真的一无是处嘛?

    那肯定也不至于。

    只是许尚的意见,走的大道坦途。

    尉缭子则是习惯于捭阖之术,操纵人心。

    确实是互为表里,各有优劣。

    “哈哈,不错。”

    许尚认可的点了点头,章邯见状甚是雀跃。

    紧接着。

    许尚继续道:“至于官官相护和畏罪自杀……这两件事要如何解决,其实很简单。”

    话音未落。

    尉缭子有点不信的道:“许公,你确定官官相护的问题,很好解决?”

    有句名言说得好。

    皇帝对于地方上的贪腐情况,真有那么清楚嘛?

    自然是没那么清楚的。

    既然不清楚,就得派人去查……

    那我们直接把皇帝派出来的这个人给搞定,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想办法让钦差大人能够对上交差。

    然后己方还能不伤筋动骨。

    你给我行方便。

    我也给你行方便。

    在官场上混,不都这么回事嘛。

    可话又说回来,总有几个不讲规矩的愣头青,头铁不合作。

    那就上手段让其不得不合作。

    钱财贿赂,美色诱惑,栽赃陷害,无所不用其极。

    要玩完大家一块玩完。

    反正都别想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

    试问……

    官官相护的问题你要如何解决?

    ……

    “呵呵!鲶鱼放到池塘里,搅风搅雨,总有办法。”

    许尚淡然的道:“只要确定地方上确有其事,那就把九卿廷尉下辖的干臣和九卿治粟内史下辖的干臣……再组织个候补官员百人团,一起派下去。”

    “九卿治粟内史的下辖干臣负责查账,九卿廷尉下辖的干臣负责现场问罪抓人,只要出了缺,就原地从候补官员百人团中进行补缺上位。”

    “我就想问问,在这种制度下,这些候补调察团,还不得卯足了劲儿,掘地三尺也要把罪证给找出来。”

    “毕竟贪官不挪屁股,他们就上不了位啊!”

    “还有两个领衔干臣的包庇问题,其实只要有密折制度,给他们几个胆也是包庇不了的。”

    “因为你敢包庇,指不定转头皇帝那边就收到了消息,就问你敢不敢押上全部的身家性命来赌吧!”

    “这贪官就算是你的亲儿子,你估计都得想办法大义灭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