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钱从哪儿来啊?(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魏地黄河贪腐案结束。

    高渐离的头颅开始巡列于中原各郡。

    河内郡郡守甘琅,修缮黄河不力,下辖区域又两度出现刺王杀驾之事,当即问罪处斩。

    右相王绾由于家中老父病故,外加受到举荐刺客献曲的牵连,主动请罪,并辞去三公右相之职。

    皇帝允准王绾致仕,不过甘琅闯下的祸事,造成了修缮黄河的款项亏空,这个需要王绾用家产来补。

    这就相当于破财免灾了属于是……

    对于王绾而言,他一点都不感到后悔,毕竟相较于吕相的全族迁往蜀地,后又赐鸩酒而死……他王绾顶多就是贴掉家产而已。

    皇帝总不可能让他全家以后都去要饭吧?

    该有的三公体面,肯定还是有的。

    只不过王绾肯定没法像过往那么有钱了。

    至于……王绾究竟后不后悔这么做……

    人生在世。

    哪里的那么多后悔,做了也就做了。

    御驾营地前。

    王绾需要率先回到关中,孑然一身,毫无所留。

    王翦、冯去疾,冯劫、屠雎、蒙武和尉缭子等人,全部都来送行了。

    许尚肯定没来,他还在睡懒觉。

    这时。

    冯去疾率先轻叹道:“王公,这样真的值得吗?”

    冯去疾其实有些不明白,王绾为何非要阻碍皇帝修缮黄河。

    最后把自己搞成这般下场。

    又是请辞,又是赔掉所有家产。

    何至于此啊?

    “冯公,人活一辈子,不问值不值得,但问应不应该。”

    王绾现在只觉无官一身轻的道:“你若不信,看看尉缭子前辈,他所做之事,不仅赔上了自己的一生,而且还因为夫子的缘故半途而废了。这么一看的话,尉缭子前辈岂非更加不值得?”

    尉缭子用一辈子铺垫自己的天命局,却都被许尚给破坏了。

    从某种角度而言。

    尉缭子等于是白活了。

    可尉缭子明显并不这么认为……

    “你们两个小辈,倒是开起老夫的涮了。”

    尉缭子深吸一口气,道:“人生短短几十年,怎么过不是过?稀里糊涂,有个差不多就行了,值不值得……反正都已经做过了,说再多已是无用,不如看开一些了。”

    尉缭子以前觉得王绾也就那样,中规中矩,没啥特别的。

    可这回王绾却让他感到有些刮目相看了。

    这也是他专门前来相送的真正原因。

    一个人。

    一辈子。

    只为践行自己的信念。

    无论立场如何,都是可敬的。

    “尉缭子前辈言之有理。”

    王绾笑笑继续道:“那我们就到这里吧,来日方长。”

    王绾没有让众人继续送他……

    在上马车的最后。

    王绾郑重的朝着众人行出大礼。

    以后建设大秦诸事,就得靠各位了。

    他王绾暂且退场,也是到了该歇歇的时候了。

    众人还礼,尔后目送王绾乘坐马车慢慢消失在了风雪中。

    四人三公去其一。

    大秦左右相,现在仅剩李斯一人。

    冯去疾是补不了位的。

    因为许尚和嬴政已经着手成立内阁了,这意味着宰执相邦的职位,势必会被慢慢取代。

    此乃不可逆的大势。

    至于河内郡郡守,与东郡郡守的新任人选,则都由军武勋贵内部举荐,也就是让王翦和屠雎保举两个人选。

    没办法。

    现在连察举制都没有。

    许尚提议的九品科举制,也不可能立马就能推行开。

    现在只能从朝堂各个派系中挑人,然后尽可能的做到地方上的行政平衡。

    而关中勋贵派系的一把手,现在肯定就是冯去疾了。

    关中冯氏一族终于熬出了头,能够更进一步了。

    好处是什么呢?

    自然就是朝堂话语权,人事任用权都大幅度的上升了。

    副手你干任何事情,就都是要有商有量的,乃至于频繁向上请示。

    一把手则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施政,让下面的人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里面的区别可就太大了。

    后续。

    皇帝的东巡銮驾又在魏地待了几日,主要就是地方郡县官员的人事调整什么的。

    杀了一批,自然就得再挑上来一批。

    另外。

    王离被留在了河内郡,需要配合郑国详细勘察黄河,并按照夫子的束水攻沙方案,还有在黄河上游种树诸事,都需要实地勘探。

    这些事儿许尚肯定不可能一一去办,都得郑国和王离实打实的去跑。

    这可苦了我们的小王同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