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海区人才建设兴旺 库北市超级大地震(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全,海区大部分沿海地区的建筑抗震等级都空前的高标准,要不是凤龙集团有自己的强大而高质量的钢铁厂,仅仅高强钢筋这一项,都能让海区建设给停滞下来。

    而海区自建的水泥厂,在马龙的要求下,基本都不生产低标号水泥了,最低的都是42.5,而所有大型公用设施、楼宇全部采用的是525水泥,在配筋上,用采用的凤龙钢铁的高标准钢材,可以说,海区的建筑在全世界都是最坚固的存在。

    而记忆中将在今年5月下旬发生的超级大地震,曾经将前世的大鹅建在这里的一处石油小镇直接抹平,总数三千居民,一下子在这次地震中死亡两千四百多人。

    所有当时的房屋直接被摇晃的摊平在了一堆。

    这固然地震强度太大的缘故,但更多的还是他们当时的建设标准太低。

    再加上地震发生在半夜,所有人从梦中摇醒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最佳的反应、避难时间。

    而既然马龙想到了这点,说不然地震不发生不可能,但提前安排,所有人都做到撤离至避难所,所有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驶离地震发生地。铁路公路交通暂停等等,提前切断水电气等供应,这些都可以提前安排。

    同时各种救援物资再提前准备充足,相信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发生再大的地震,也不会对库页岛居住的人们造成太大的损害与影响。

    所以,在接下来的陪同参观考察时,马龙一遍介绍经验,同时也在暗地里进行各项安排工作。

    其实这项工作若是在其他国家、地区,安排这种工作是很难的,既然不能明说肯定要发生大地震,也做不到执行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但在海区各地可以做到,不是说了么?海区所有土地、资源都归凤龙集团(马家父子)私有,所有房屋也是一样,而这里的人全部都是凤龙集团或是马家父子的职工,所以安排起事情来,还真的能做到令行禁止、立竿见影。

    等十天左右的参观考察结束,马龙就迅速去了未来地震发生地,库北市,这里本来居住的人口就不多,当然比起前世的大鹅在这里设置的石油小镇肯定要多上不少,好像也就三四万人的样子。

    马龙在海区规划之初,就关停了全部油气开采,转而全部采用从大鹅进口。所以这里居住的除了少部分其他行业,大部分都是凤龙船舶的特种船舶分公司职工及家属,专业生产破冰船、科考船。

    现在已经研发并生产了通往北极地区的海龙北一、二、三号,海龙南一、二、三号共六条船,全部交付给了海区跟内地联合进行的南北极科考队。

    目前这里正在建设更大的破冰补给船以及北极全海域大型运输船,为将来海区的北极航线进行轮船制造准备工作。

    说到轮船制造,现在海参湾也在建设大型轮船制造厂,具备同时三艘10万吨以下航母同时施工建造的能力。

    同时也具备生产LNG轮船、集装箱船的能力。

    海参湾的船厂预计年底就可以完全投入使用,即便现在也具备维修航母及大型船只的条件。未来无敌城的天然气就可以进行液化以后,通过自家产的LNG运输船运往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沿海城市了。

    目前这项技术凤龙船舶已经掌握,位于凤海产业基地的造船厂已经生产了一艘,现在已经应用于无敌城到凤海的LNG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航线上。

    因为凤龙集团有这项优势,所以凤海基地领先前世,也领先同期的国内至少10年在去油凤海基地普及了天然气的使用。

    马龙在库北市整整停留了一周,为了隐蔽的实现疏散及防备适宜,马龙也是找了好几个借口。

    首先,在五月初就要求将已经可以下水的船脱离库北市的干船坞,拖到海参湾船厂进行下步建造工序。明说的目的是为下步航母施工,做人员培训及生产熟悉的前置工作。

    这样这个船厂的大部分职工就全部安排去了海参湾船厂暂时工作,时间是3个月。

    而留下的家属及部分职工,则全部被马龙要求在五月20号之前,乘坐凤龙旅游公司的大型豪华游轮,去往凤龙集团位于琼岛的度假基地休假,算是对这极北地区人员的奖励。

    而这些人都走了,那么相应的各口,则全部要求守好家业,做好各项应急突发事件的演练工作。同时,人少了,物资供应却是充足的,所以各大仓库中一下子就储备了很多的食物、水源、药品及其他需要储备的物资。

    终于,时间来到5月26日,马龙安排在这里的地震观测人员汇报,这里的地下水位前两天出现突然下降的情况,现在水位开始稳定下来了。

    看来地震还真的没有因为马龙的重生而消弭,该来的还是要来的。不用马龙再度通知,得到警报的库北市管理部门迅速展开各种经过无数次演练的应急活动。

    不过马龙还是带着海陆空三军警提前赶到了库北市的一处避难场所,这里搭建了无数顶厚帆布军用帐篷,不仅仅市政府指挥部门在此处,所有库北市的居民也都被提前疏散到了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