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秦国内部动荡(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荀子轻轻抚摸着自己那雪白修长的胡须,一声轻叹。

    张良闻听此言,立刻垂首致意。

    嬴泽对儒家弟子的严惩,对亲儒势力的打击,

    其实源于他的系统奖励和防患未然之举,

    但世人皆以为这是他对齐鲁淮阴叛乱事件的报复行动。

    伏念如此认为,

    因此他选择找张良而非直接与嬴泽交涉。

    荀子也同样如此认为,

    故而他认为自己对此事负有一定责任,愿意主动低头,以求得秦皇嬴政的宽宥。

    张良亦认为儒家目前的困境是因自己的行为引起,

    荀子为此甘愿年迈之躯,抛下面子,只为护佑儒门清誉,

    这一切都让他愧疚不已。

    “师叔请放心,张良虽对大秦怀有刻骨仇恨,渴望能颠覆其统治,但在这一刻,我必将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请嬴泽放过儒家!”张良咬牙立誓。

    然而当他抬眼之际,

    荀子已经消失无踪,不知所往。

    天人强者,来去无痕,令人惊叹。

    “张良,你要记住今日所说的话,如若你还想继续做出可能将儒门推向深渊的行为,我伏念保证,绝不轻饶!”

    伏念注意到荀子离去,再次严厉警告张良后,

    转身疾步离开,投身于拯救儒门声誉,挽救儒门的大业之中。

    ……

    一日之后,

    泰山之巅,

    天下五岳之首,

    峰峦叠翠,峻峭挺拔,巍峨险峻,灵气充盈。

    秦代以前,七十二位帝王曾至此封禅,以祈福寿绵延,增强威望,安定民心。

    自秦帝国统一以来,

    无数文人墨客、侠士义士纷纷踏足此地,留下众多诗篇佳话。

    然自从二十多日前,

    秦皇嬴政因齐鲁叛乱之事,决定东巡泰山,效仿先王进行封禅,

    此刻,

    泰山脚下被黄金铁骑兵、百越精锐甲兵重重围困;

    泰山腰间的每一棵树梢上,

    都有罗网、影密卫的高手潜伏四方;

    山峰之上,

    更有丞相李斯、中书令赵高、上将军王翦、蒙恬以及御史大夫冯劫等朝廷重臣,率领众多高手守护。

    整个泰山,防御严密,固若金汤。

    山顶之上,

    近来专心沐浴更衣、祭拜先祖、礼拜天地的嬴政,

    一如往常正在进行今天的祭天仪式。

    就在这时,

    一阵微风拂过戒备森严的泰山,

    一位白须飘飘的老者突现山顶。

    他耐心等待嬴政完成当天的祭天礼毕,

    才缓缓举手行礼,

    “儒家荀子,今携歉礼,负荆请罪,前来拜谒秦王陛下,请陛下接见!”

    荀子话语甫落,

    泰山上下,众人大惊失色。

    六剑奴、章邯等大宗师级强者先是迅速抽剑,

    旋即又收回长剑。

    天人境界超凡入圣,远非常人所能及,

    大宗师在他们面前,亦不过蝼蚁一般。

    昔日身为荀子弟子的丞相李斯、中书令赵高等大人物,

    见荀子前来觐见嬴政,

    也连忙退避三舍,不敢言语。

    然而,

    置身于群臣中心,平日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秦皇嬴政,

    面对荀子的到来,面容依旧波澜不惊。

    “原来是儒家荀子先生,您早已声明不问俗世纷扰,今日为何突然现身泰山,欲见寡人?”

    嬴政语气温和,面无表情。

    荀子闻言,脸上不禁现出苦笑。

    “秦王陛下,老朽确实早已归隐,然陛下的公子手段非凡,短短数招间,便使我儒家陷入风雨飘摇之境,逼得老朽不得不亲自出马,借这副老脸面,恳请陛下能让您的公子,对我儒家高抬贵手一次!”

    “寡人的公子?竟然如此厉害?仅凭几手便要使儒家遭遇重大挫折,以至于荀子先生这样的天人强者的亲自登门求情?”

    正在泰山封禅,疏离朝政的嬴政,近期并未得知咸阳的变故,

    此刻听到荀子所述,内心困惑不已。

    哪位儿子有这般能耐?

    扶苏?不可能!

    胡亥?不可能!

    公子高?不可能!

    公子李、公子元、公子宏?

    统统都不可能!

    荀子莫不是老糊涂了?

    寡人在诸多皇子中,从未发现有如此出色的一位。

    费尽心思培养的扶苏与胡亥,

    似乎也没有荀子口中那般惊世骇俗的能力。

    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荀子称颂如此?

    荀子依旧未能揣摩透对方心中所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