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秦风的研究理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是问题。

    不过你说的也对,咱们把叔孙通叫过来问一问。”

    枭点点头,身形倏然消失不见,没有一会儿叔孙通穿着宽大的儒袍就到了秦始皇居住的宫殿,向秦始皇规规矩矩的行礼。

    秦始皇说道:“公孙爱卿免礼,你这里来。你也算是我家帝婿的后辈,咱们怎么来说也算是一家人不要拘束,咱们家人之间聊聊天。”

    叔孙通微微一愣,心话:这越是随便,恐怕事情越没那么简单。

    只不过叔孙通已经成为儒家君子,心性已经通达。施礼之后规规矩矩跪坐在秦始皇的下首。

    秦始皇问道:“你对你家师祖有多少了解?”

    叔孙通不打磕巴的说道:“我家师祖学识犹如大海,心计犹如深渊,我正在学习。”

    秦始皇听着忍不住揉了揉眉头。这个叔孙通也是话头,看似回答了他的问题,其实什么也没有说,实实足足地滑头。

    看来没有少学秦风的东西。

    秦始皇只能直白地问道:“我家帝婿把他的生产线给店卖了。你有什么想法,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怎么卖的比钢铁还要便宜?”

    叔孙通沉吟一会儿,秦风的理念他当然最清楚不过了。秦风对他并没有设防。他心思转了几转,认为这件事情其实不算什么秘密。

    “我家师祖可能对那些车床以及生产线开始更新换代了。那些淘汰的车装、生产线对他已经没用了,所以他才会外卖。

    至于说我家师祖卖的那么便宜,第一个因为墨家讲究节俭,直接融化了有些浪费,再有就是应该是为了打出名号。

    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墨家机械的便利和高效,恐怕以后就会源源不断的车床、生产线出售,不过价格应该就高了。”

    秦始皇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看来你对我家帝婿是非常了解的。”

    叔孙通得意地说道:“那是我师祖吗?我一直在虚心学习。”

    随后秦始皇和叔孙通闲聊了一会儿,这才让叔孙通离开。

    叔孙通走出秦始皇宫殿之后,抬头望天望天沉思了一会儿,回想他和秦始皇之间的对话。

    发现自己回答的没什么问题,至少对秦风没什么坏处,这才是儒衫飘飘地离去,回到了奉常居住的宫殿。

    现在他真对那一些奉常的祭祀师进行培训,主要就是对祭祀天地的舞蹈进行改良。

    周礼是大周传下来的,大周得国在于偷袭,名不正言不准,只能从祭祀上下功夫,所以周礼的祭祀非常复杂和神圣。

    大秦以武立国,得国堂堂正正,人们的心思没那么复杂,也不需要那么腻腻歪歪,需要进行简化祭祀方式然后向里面加入大秦所需要的传承思想。

    这种礼节重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不断的修改才行,既不是周礼,也不能是现在的秦礼,是以现在的秦礼为根骨,加入其他各地的祭祀习俗揉和而成。

    还有叔孙通很明显的感觉到了,奉常才是儒家的根基,才是对朝堂发生影响的根据地。失去了奉常,那么儒家什么也不是。

    三公?没戏,三公就几个位置,诸子百家争夺的厉害,儒家没有任何优势,肯定不如守住奉常。

    按照秦风的解释,奉常是用来教化天下的,那么儒家不正是如此吗?从儒家的第一位圣人开始,不就是以教书为主业吗?其他的儒家也做不好。

    教书育人这一方面叔孙通已经开始规划,大秦国学已经开始了,计划书他已经写好了,正在反复修改,等回到咸阳城之后再上奏章。

    现在当然他也可以书写奏章送他到秦风那里,现在秦风监国,可以无障碍通过,但是叔孙通认为这样做有一种走后门的嫌疑。

    如果这样的话,儒家得就会不正,会引起很多诟病,从长远利益来说弊大于利,叔孙通是绝对不做这件事的。

    现在大秦博士里面30多位儒家博士已经大多数在支持他的这个想法,并且开始招收门徒参与到了奉常当中,这个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叔孙通春风得意,他认为在整个大秦他就可以代表儒家,什么儒家八派,以后他叔孙通说了算。

    他代表子路这一脉都会大放光彩,因为有秦风这棵大树给他遮风挡雨,那不是不是一般的爽!

    而这时候的太原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墨家机械的运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太原郡受灾但其实并不大,只有周边几个县而已。

    场地平整好,机械开始组装,而萧何根本就没有管,只是给了那些前来组装的墨家君子和墨家墨工们最大的权力。

    让太原郡的郡守府给予所有的支持,无论他们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必须满足。

    并且把这件事直接甩给太原郡郡守夏安。

    夏安身份特殊,他属于皇族,一般的人还真不敢招惹他。再有一个就是夏安这个人脾气非常的随和,好说话,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这是他从秦风那里讨来的主意。

    夏安得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