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清平,不平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批评了一遍,这个乡的党政班子可吓坏了。

    于是包括这个乡在内的所有乡镇都动了起来,连续开了几次会,各乡镇都进行了乡党政班子的作风整顿和纪律整顿。

    梁国成走了,离开了白马市的清平县,去泗昌当副市长去了。

    临走前也没跟陈剑锋与张华见一面。

    陈剑锋打电话给张华,骂梁国成不够意思,走了连个招呼都不打。

    张华说:“不见面正好,以他那个老抠的样子,见面还少不了敲诈我一顿酒。”

    陈剑锋大笑。

    张华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陈大市长,梁老抠的女儿过生日你知道吗?”

    陈剑锋答:“知道。只是我们有约定,孩子还小,还是尽量不给他们举办什么生日活动,免得让孩子过早的接触到社会上不良的风气。”

    张华没好气道:“你们怎么做都是好风气!”

    陈剑锋不解。

    清平县的县长雷太祥,在梁国成离开清平县的当日就坐进了梁国成一个小时前还在坐的椅子。

    梁国成办公室的摆设他是一点都没有动,梁国成就是因为这间办公室、这样的布局摆设才升级当副市长的。

    他必须坐在这样的办公室里,有了梁国成在前,他雷太祥一定会紧随其后的。

    坐在这间宽敞而明亮的办公室里,雷太祥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和责任感。

    于是,清平县进入了雷太祥主政的时期,也预示雷太祥正式开启了县委书记的职业生涯。

    在雷太祥的领导下,清平县制定了一项全新的发展规划——废企兴商。

    这项决策部署,完全一刀切的关掉县内企业,尤其工业企业。

    一时间,清平县尤其是清平县城内,社会矛盾急剧加剧。

    那些原本依靠苟延残喘的企业度日的退休老职工们突然失去了生活来源,他们感到无助和愤怒。

    这些老职工们曾经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企业,现在却面临着生计无着落的困境。

    于是,他们纷纷涌上街头,举行抗议活动,要求县政府给予解决办法。

    清平的乱局在第一时间传到了白马市,沉默了几天的秦书记今日刚感觉心里透亮了一些,喘气也不觉得憋闷了。

    这时听到清平县的退休老职工们闹了起来,他刚刚打开的心门“啪”一下又给紧紧关上了。

    待了解完清平的具体情况后,作为市委书记的他再也绷不住了:“乱弹琴,这个雷太祥比胡长风还胡长风,真是一头猪,不,是连猪都不如。

    梁国成制定好的发展思路,你就是不会完善,依葫芦画瓢照着执行不就完了吗?非要自创发展思路,还废企兴商,这是个什么玩意?

    一个纯纯的农业县,没有一点资源优势,你兴的哪门子商?

    梁国成不比你有眼光?你清平县能兴商,北边章平的发展都带不动你?”

    他定了一下心神对秘书丁建文说:“通知常市长、白书记,还有陈市长,来我这谈事,对了,将组织部的也通知过来。”

    清平县当前的情况,除了市委组织部不清楚,其他市委市政府领导早已经得知了。

    如今通知去秦书记办公室里谈事,想必就是这件事。

    半个小时后,几人在秦书记已经坐下了。

    秦书记还是一脸凝重的说:“想必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清平县出乱子了。

    雷太祥与临埠县的王钊奇一样,瞎搞啊,都是推翻原有的因地制宜的发展规划,突发奇想的设计出违背科学的发展理念来搞事,大家说一下,怎么办?”

    章平县的西三乡。

    张华已经在这三个乡调研三天了,每天都要跑好几个村子,虽然累,但他却乐此不疲,因为每到一处,他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和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氛围。

    三个乡每个乡制定的发展规划还算合理,基本上都是在“农业”方面下了大力气,做足了文章,比如种植特色农产品、养殖家畜等。

    这些计划听起来不错,但张华知道,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光靠这些还远远不够。

    对于张华所提出的“一村一企”或“一村一品”执行还没到位。

    当然了,没有执行到位并不是三个乡没有认真去执行,而是三个乡的各个村的确没有像个样的企业或者产品,能够承担起这个发展责任。

    毕竟,农村地区的资源有限,资金也不足,如果要让每个村都有一个企业或者一种特色产品,那难度可不小。

    所以说,这个政策的实施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三天的调研下来,张华可以说是收获满满,但又好像一无所得。

    他见证了这三个乡农村的巨大变化,深入了解了西三乡各村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然而,另一方面,尽管他努力寻找,却始终未能找到一个适合当地、能够迅速带领百姓走向富裕的方法或项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