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十两银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爹,我们分开逛吧!”

    一大早醒来,林姝趴在炕头就提出自己的意见。

    “行啊,想买什么让你哥哥们跑腿,咱爷俩不带他们玩儿。”

    林二壮一口应下,很快给四个儿子布置下任务。

    这一安排,将六人都给安排了出去。

    不方便露面的包子,就留在客栈内看家。

    对县城内的物价已有初步的了解,林姝给每人一袋碎银子,约五十两。

    她掰着手指,叭叭道。

    “红糖一百斤、粗盐一百斤、灯油十坛。

    白酒、油一百斤、酱醋各五十斤,木炭四百斤。

    金创药、退热散、消食丸、风寒灵……”

    “姝儿,这量有点儿多,怕是一时半会儿买不到你要的量。”吴氏皱眉道。

    “娘,能买多少算多少。

    这些东西都是日常所需,多备些没坏处。”

    这些东西本是消耗品,日常更是离不了。

    人人最缺的粮食,在林姝这里反倒排在后面。

    以她的库存,七八年都不会饿肚子,别说地里还在持续产出。

    “一次不要买太多,少量多趟才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林姝最后提醒道。

    林姝安抚好包子,才和林二壮出门,当然不会忘了背篓这个道具。

    …

    不知疲倦的小孩儿,因昨晚的一场雪仗认识了新朋友,早早便在街面上玩闹起来。

    冷清的街道一下子焕发了活力,引来几个挑担的小贩吆喝。

    “买针线喽!”

    “买花儿戴哦!”

    “买瓜子花生喽!”

    “买糖葫芦哦!”

    小贩卖力地吆喝着,引得孩童围满了小摊儿。

    叽叽喳喳的说话声中,混杂着清脆的铜板声,非常的具有烟火气。

    林姝羡慕地看一眼挑货的小孩儿,纯真的童年于她而言,已一去不复返。

    “姝儿,来一根糖葫芦。”

    林二壮见闺女眼巴巴地看着,心里不禁一酸。

    他好像很久没给闺女买过零嘴儿、小玩具,更是一朵花都没买过。

    一直把闺女当成大人对待,却忽略了她还是一个六岁的孩子。

    “不用了,酸不拉叽的有啥好吃。”林姝摇头拒绝。

    没有童年的人,早就失去了对糖葫芦的期盼。

    “爹,咱该去赚钱了,不然没米下锅。”

    “好,爹这就去打听。”

    父女俩说着浅显易懂的话,却没人知道其真实意思。

    街面上来往的行人逐渐多起来,店铺也接二连三地开门。

    街边小食店,连吆喝声都热气腾腾。

    一茬又一茬的食客离开,小食店老板忙碌又开心,大声地迎送着食客。

    恍惚中,一切灾难好似没有发生过。

    刚吃过早食的父女俩,被这热闹的烟火气影响。

    买上几个煊软的包子,刚出锅的油饼儿或烧饼。

    简单的食物,一口下去从胃里散发出的热量,温暖了全身。

    “爹,油饼和烧饼不错。”

    吃得小嘴发亮的人,还不忘点评一句。

    “爹知道了。”林二壮笑眯眯地应下。

    父女俩边走边吃,也对县城的物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东城。

    整洁的街道上,有人在清运街边的积雪。

    青砖黛瓦、石狮子守门,一看就是高门大户。

    半开的大门内,仆人正在清扫院中积雪。

    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背着手四处查看。

    父女俩对视一眼,决定将这里做为此行的目标。

    林二壮放下背篓,拿出一只腌野兔。

    朝大门里看几眼,嘴张两下一时没发出声,耳尖却红了半边。

    他手中的腌兔肉色泽红亮,散发着咸香和烟熏的的可口味道。

    肌肉紧实,外观整洁没有任何黏液。

    “好吃的腌兔肉,祖传百年秘方。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林姝立即扯着嗓门儿,嘚吧嘚吧地吆喝开来。

    “咦,谁家小孩儿在外喧哗。”

    田管事听到爽口的吆喝声,不由得一乐,抬脚朝门口走来。

    “小子见过管事伯伯,这是用我家祖传秘方腌制的野兔。”

    林姝毫无惧色地上前,抱拳拱手道。

    “管事伯伯一看就是有见识的人,还请帮小子品鉴一二。”

    田管事细看两人一眼,见穿着暖和的羊皮袄子,连脚上也是羊皮靴子。

    走在近前,只闻到一股腌肉的味道。

    男人那粗犷的身形,一看就是猎户出身。

    这时候能拿肉出来卖的人家,怕是只有山里的猎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