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经筵(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永连连称是,群臣闻言皆默不作声都在品味皇帝的话语。

    张宗说心中道:“他什么时候这么会读书了?”

    赵永退,仍立如初。展书官再至御案前跪掩书。仍退立于鹤下。

    鸿胪寺官赞讲官鞠躬、拜、叩头,其后平身。各退就东西班。展书官随之。

    序班二员举御案。二员举讲案。退至原所。鸿胪寺官赞:“礼毕。”

    按照惯例朱厚照命赐酒饭。鸿胪寺官及各官皆跪承旨

    出至丹陛上行叩头礼。接下来,知经筵事杨廷和便会率领众人到东顺门享受御赐的酒饭,能吃上皇帝御赐的饭。

    这在古代是莫大的荣誉,何况这顿饭尽是“珍馐良酝”、“极尽丰盛”,而且明朝还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规定,吃不完可以带包带走。

    朱厚照知道后内心极为不满,拐着弯的骂我无德,竟还有脸吃饭!还是我赐的饭!生气归生气但是朱厚照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所谓清流也不过如此。德才兼备者少,无德无才者多!”

    而众官员吃饭时内心都在品味皇帝刚刚的言论,太震惊了。皇帝一场大病后莫非真有神仙保佑,否则怎么会有如此言论?

    杨廷和问道:“敬之,你认为陛下今日经筵表现如何。”

    蒋冕答道:“刮目相看。”

    毛纪在一旁也说道:“的确。杨阁老认为呢?”

    杨廷和说道:“所见略同。”

    蒋冕说道:“略同就是还有不一样的吗?”

    杨廷和说道:“不,应该是看法一致。”

    其实经筵制度发展到如今各项规定已经非常详细,参加经筵的每个人怎么站、站在哪里、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桌子怎么摆放及怎么移动、书籍放置的顺序及朝向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

    组织经筵的礼仪更是复杂异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筵已经从一个“学术活动”演变为纯粹的国家典礼。

    可是朱厚照却不按常理出牌,打乱了经筵的程序。

    而张璁、夏言、杨慎也都各自消化着皇帝刚刚说过的话,他们心中皆是无比震惊。尤其是张璁和夏言二人,更是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位“马上天子”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要知道,在以前,这正德皇帝陛下,靠着出格的言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都没想到皇帝对儒家思想有着自己的一套观点。

    难道真是他们错了?这让他们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对皇帝产生不满或者质疑,相反地,他们开始认真思考起皇帝的这番言论,并试图从中找到一些启示。毕竟,作为臣子,他们必须要时刻关注皇帝的想法,有助于紧跟皇帝的步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