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各方评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此看来,再往后估计要不了多久,这杨勇就得被老爹杨坚给废黜了。”

    “真若如此的话,算起来,他应该是第一个被老爹所不喜欢而被废黜的嫡长子太子了,说起来也是够惨的。”

    顿了顿,轻叹一口气后,他又道:“不过这也难怪,毕竟与他争夺太子之位的,是看起来各方面都很优秀的晋王杨广,杨勇夺嫡失败,也是能够预料到的事。”

    “只是觉得有些可惜罢了!”

    “陛下说得极是。”

    就在刘邦话音落下的瞬间,群臣闻言,也纷纷出言表示赞同他说的话。

    毕竟杨广的表现众人皆有目共睹。

    与他相比,太子杨勇平庸之举,则就要显得确逊色得多了。

    这时,人群中,曲逆侯陈平也跟着跟着开口道:“臣的看法和陛下一样,认为杨广虽然看起来很优秀不假,但若是太子杨勇就此被杨坚所废黜,亦还是不免感到有些可惜。”

    “只因从天幕上仙人介绍来看,这上榜的第五名意难平太子杨勇,总得来说只是私德上看起来可能有点问题,但这其实并不能影响到杨勇处理政务的能力,依然还是很强的。”

    刘邦点点头,对于陈平评价杨勇处理政务很强这一点,他也表示认同。

    至于说杨勇私德有亏这一点。

    他只能说如果杨勇是他的儿子,那都不叫什么事。

    别说太子宠妾灭妻了。

    只要杨勇干得好,那妾也不是不可以变妻。

    人嘛,只要不把自己锁死在规矩的框架内。

    那很多所谓的问题 ,其实就都不是问题了。

    紧接着,便听陈平继续说道:“臣以为,之所以导致杨勇后期看起来存在感很弱的原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隋文帝杨坚和他的皇后独孤氏,从一开始抓住太子宠妾灭妻这一点。”

    “不仅打压太子一党的势力不说,还一直故意不给太子杨勇发挥和展露才干的空间和机会。”

    “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隋灭南陈一事上,虽说隋文帝杨坚让太子杨勇在后方坐镇督办粮草的举动,也算是给了他立功的机会。”

    “可是相对于让晋王杨广做灭陈大军的统帅,揽下灭国大功而言,杨坚这波操作,在太子看来,就是妥妥的偏心无疑。”

    刘邦听罢,还不等他开口,便听得一旁的留侯张良说道:“确如陈侯所言,晋王杨广之所以能够起势,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杨坚夫妻二人的一致偏宠。”

    “在此前提之下,太子杨勇即便是本身实力并不输于杨广,可基于他此前给杨坚夫妻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差。”

    “若是他不争功还好,若是一旦表现出一点与晋王争功的样子,只怕便会轻易落得一个太子善妒诸王,不友爱兄弟的恶名。”

    “那样一来的话,于杨勇自身而言,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所以很多时候杨勇看起来不作为,恰恰只是因为他没得选择而已。 ”

    “留侯所言,与某之见解大致相同。”

    陈平轻声说道:“在我看来,隋太子杨勇所处的境地,就注定了他只能表面上无动于衷,不然的话,等待他的下场便会如留侯所言那样,只能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在这一刻,大汉最强的两个顶级谋略大师,在杨勇不敢与兄弟争功的看法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

    而另一边,大汉。

    武帝元狩二年。

    同样是看到杨广得势,杨勇失势的刘彻表示:“果然,一切都如朕之前所预料的那样,杨广得势之后,其所表现出来的野心,促使着他想要更进一步是必然的事。”

    “而反观太子杨勇呢?面对晋王咄咄逼人的态势,朕以为既然都到了这个份上,他不若拼死一博,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

    “只是从秦明介绍的榜单名称来看,估计他最后的下场,很大可能和朕的据儿一样, 估计都是被逼到无可奈何的境地,起兵谋反不成,最后落了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唉!”说到这里,他似想起来什么,又不得不重重叹了一口气。

    ………

    大唐。

    贞观三年位面。

    二凤与群臣也在就着天幕上的内容发表着各自的看法。

    首先是齐国公,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叹道:“观天幕上杨广彼时所做所为,谁能想到,当时礼贤下士,躬行节俭,勤政爱民的晋王杨广,后来登基以后,竟会成为那样一个残暴不忍,不恤民力的皇帝,这不得不说真是一种讽刺!”

    此时,梁国公司空房玄龄接话道:“谁说不是呢?毕竟杨广当年为晋王时,天下称贤,人心所向。”

    “隋文帝和皇后独孤氏都以为自己养了一个忠孝仁义,能力出众的好儿子,为此不惜废长立幼,然而结果却是,导致太子杨勇因此权势卑弱,反倒是在野诸王,一个个的权势滔天。”

    “故而当时家父就有所断言,太子卑弱,诸王擅权,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